镜头中的家国情怀——访中央新影老摄影师李振羽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7日 09:08 | 来源:当代中国 | 手机看新闻


  

李振羽中老年照片

李振羽中老年照片

    201210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柬埔寨前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此时,北京花园路绿荫掩映下的一幢红色家属楼内,一位80高龄的老人通过电视看到了这则新闻,刹那间百感交集,怅然、遗憾,埋藏久远的记忆又浮现在心头。
  西哈努克亲王活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位柬埔寨国家元首就像自家人一样亲近,他的身影在一段时期常常出现在中国的银幕上,他创作的表达中柬友谊的歌曲《怀念中国》被广为传唱,很多人小时候还曾列队欢迎过西哈努克亲王。
  在中国,西哈努克的银幕形象最早出现在1956年新影摄制的纪录片《柬埔寨王国国家代表团访华》中,这部纪录片的摄影师就是李振羽。时隔近60年,身板依然硬朗的李振羽仍珍藏着当年与亲王的合影,他对本报记者说:这一个个镜头,让西哈努克成了六、七十年代中国最红的电影明星’”
  1948年作为东影第三期训练班学员,李振羽被分配到东影新闻摄影队(即后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他跟随第四野战军入关,赶赴平津前线拍摄,这成为他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起点。1949131日,李振羽跟随部队从西直门第一批进入北平,拍摄了解放军入城式以及北平市民庆祝和平解放大会的场景。
  1953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摄影队基础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但在当时新街口旧址举行的挂牌仪式中,并没有李振羽的身影。那时候我正肩扛一部78公斤重的埃姆摄影机,步行跨过鸭绿江,拍摄抗美援朝战争去了。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朝鲜人民军女子高射机枪小队拍摄训练及战斗场面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朝鲜人民军女子高射机枪小队拍摄训练及战斗场面


  李振羽是奔赴朝鲜战场的第三批摄影师,在朝鲜的3年间,他在枪林弹雨中拍摄,目睹了天天上演的生死瞬间,陆续完成了《交换病伤战俘》《抗美援朝》第二部等纪录片。
  李振羽的一生并没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故事。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到十年动乱、改革开放,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摄影经验,他10多次参与了国庆典礼的实况拍摄,担任了国庆10周年、国庆35周年天安门庆典活动总摄影师和拍摄国庆50周年庆典活动总导演,用镜头见证了国家的沧桑变迁。

 

开国大典上摄影师李振羽(左二)在工作中

开国大典上摄影师李振羽(左二)在工作中

    1949年,新影承担了开国大典的实况拍摄。李振羽也从部队调回北平,给曾是延安电影团的老摄影师吴本立做助理。听说自己要上天安门拍开国大典,当时不到20岁的李振羽激动了,三天都没睡好觉。别人也很羡慕,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机会的。101日上午8点多钟,李振羽就把摄影器材运到天安门城楼上。吴本立一人要使用两台埃姆摄影机,加之装在铁箱里的近三千尺电影胶片,还是很沉的。
  开国大典从下午3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他们根本顾不上吃饭。那时候,胶片很紧缺,100尺胶片大约能拍1分钟,3000尺胶片只能拍30分钟。换装胶片都要在黑布袋里进行,换的速度要快,还要装到位,胶片没装好,就会卡片。两部机子同时拍,就更辛苦了。
  在大典举行的近七个小时里,李振羽如此近距离地看到了毛泽东等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清楚地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但他根本顾不上表达激动心情。他来回奔跑着,不停换装胶片,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保证完成记录开国大典的拍摄任务。同时他胸前挂着一部相机,见缝插针地拍摄些近景照片。
  那天他又好又快地完成了任务,摄影师吴本立对他很满意,他们的师徒情谊也由此保持了一辈子。深夜拍摄结束后,吴老师问他拍了多少尺片子,他回答2400尺。吴老师又问:在天安门上拍了一天,有没给自己拍张工作照留念?他一下呆住了。只顾得忙了,根本没想到随手为老师、为自己留一张珍贵的照片,弥足珍贵的瞬间,没有留下来。这成了李振羽一辈子都非常遗憾的事情。但大约24分钟的2400尺胶片,却是新中国最珍贵的历史画面。
  1952年国庆节,李振羽拍摄了纪录片《1952年国庆节》,这是他由摄影助理升为摄影师后,第一次独立参加国庆节的拍摄工作,这部影片也是新影厂拍摄的第一部彩色纪录片,他从此和拍摄国庆典礼结缘。从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开始,每年国庆节都会举行群众集会、游园、焰火晚会等各种纪念活动,在这些重要的实况拍摄中都有李振羽的身影。

 

35周年国庆摄影师李振羽

35周年国庆摄影师李振羽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处在巨大变化中,李振羽首次担纲国庆节庆典活动总摄影师。尽管过去多次参加了国庆典礼的摄影工作,但作为总摄影师,重任在肩,倍感压力。
  经过对每个摄影角度的实地验证,李振羽确定了国庆当天,围绕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两侧设置26个摄影点的拍摄方案,天安门城楼、广场周围高大建筑物以及专为摄影搭建的铁架、高台和升降车上,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多视角的摄影网络,35名摄影师参加拍摄。庆典当天,他们拍下了小平同志作为军委主席检阅部队和向游行群众招手致意的场景,其间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城楼前,举起小平您好横幅的情景,成为人们无法忘怀的经典画面。

 

50年国庆摄影师李振羽在阅兵村

50年国庆摄影师李振羽在阅兵村

庆祝建国50周年拍摄纪录片《盛典》留念。(左一总摄影杨之举、摄影瞿金楼、监制兼撰稿副厂长王盟盟、导演李振羽、摄影赵布虹

庆祝建国50周年拍摄纪录片《盛典》留念。

(左一总摄影杨之举、摄影瞿金楼、监制兼撰稿副厂长王盟盟、导演李振羽、摄影赵布虹)


  1999年国庆50周年时,李振羽已经离休。新影邀请他作为导演参与庆典摄制工作,而当时的总摄影师杨之举告诉他,在40位摄影师中,只有五位参加过国庆大典的拍摄工作,有的新手甚至还没使用过电影摄影机。信任难却,他决定返厂负起重托。
  凭借经验,李振羽发现摄影师在现场所占有的角度,不可能拍到受阅徒步方队人员的特写和近景镜头。为了弥补缺憾,他们提前到阅兵村,在部队训练时拍摄了一些近景和特写镜头,以备编片时需要。后来,纪录片《50盛典》成为新影完成的一部重点大片,而他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又是一个1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新中国60华诞之际,两位外地电视台的导演请李振羽去天安门现场讲述开国大典那天的经历和感受。时隔60年,许多记忆虽已埋藏久远,但讲述起来却恍如昨天。他看到天安门城楼以及广场四周装饰焕然一新,感受到了国家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迁。触景生情,那天老人回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彻夜难眠。他走出居室,走上宽阔的大街,向着东方,迎接又一个崭新的黎明。

 

1960年5月,摄影师李振羽在几内亚拍摄群众游行示威的场面。

1960年5月,摄影师李振羽在几内亚拍摄群众游行示威的场面。

1965年随周恩来总理访问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后,回国途中,总理让拍些云海镜头

1965年随周恩来总理访问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后,回国途中,总理让拍些云海镜头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