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映像》创作杂谈
文/张 玮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16:21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本文作者 张 玮

本文作者 张 玮

2013年春节期间,《文化大百科》推出了特别节目《大师映像》系列,通过一周七天,每天短短九分钟的节目,将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黄宾虹、达芬奇、梵高、毕加索七位中西方艺术大师的跌宕人生与传世名作的独特魅力呈现在观众面前。

《文化大百科》是一档文化类电视栏目,栏目以“探寻文化轨迹、索引中国文化精髓”为宗旨,以演播室主持人播报加专题片的基本形式,每期通过一个条目进行概念阐释,旁征博引,图文并茂,更充分使用电视艺术丰富的表现手段对节目进行立体包装,为观众提供全方位、快节奏的声画体验与精神享受。栏目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服务性于一身,犹如一座包罗万象、博古通今的文化宝库,是现代影视版的百科全书。

2012年《文化大百科》开播以来,节目一直采用演播室录制的形式,主持人通过触摸屏的图片和视频展示,结合相应的纪录短片来讲述一个文化概念。而这次的《大师映像》系列我们希望能够根据主题进行一些形式上的改变,最终决定打破栏目常态的主持人演播室录制方式,将主持人分别带入具有中国传统韵味和西方文化意趣的实景环境中进行拍摄,并且根据不同艺术大师的经历和故事选择了多个相对应的场景。我们认为在与主题氛围类似的实景当中进行拍摄,不仅会使主持人有一种情境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主人公的故事当中,同时也会增强观众的带入感,让观众能进入到情景之中,与主持人共同分享故事,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在人格化传播与对象化传播的主导者,也是《文化大百科》这类电视栏目的核心之一,同样也是吸引节目受众的重要因素。因此与栏目主旨相协调的主持风格与气质,以及具有独特设计感的主持场景就更加重要,通常可以成为吸引受众的关键因素。

在这次拍摄中,我们还舍弃了一般主持人拍摄中都会选择的多机拍摄方式,而是采用分镜头的单机拍摄手法。这就要求导演有清醒的头脑,在拍摄前做好分镜头的工作,在现场严格按照分镜头脚本进行拍摄。

在拍摄和光效上,我们追求大景深、唯美以及胶片质感的电影画面效果,同时还根据中西两种场景的不同风格特点,在画面设计和用光上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精心设计的主持人实景拍摄以及剪辑考究的纪录短片,两者互为补充,使《大师映像》这档特别节目在春节期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今,随着各种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可以说电视节目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在节目制作中我们不应过多追求技术的创新,内容大于形式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但是适当的设计和表达方式的改变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讲述故事。在这样一个网络等多媒体传播与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如何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更好地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创作出更多的精品纪录片,也许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作者:新影社会文化节目部编导)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