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肩上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电影版导演手记
王一岩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5日 16:50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王一岩

王一岩

从参与一部史诗作品的创作,到以胶片形式呈现这部作品,其过程颇有一些“化蝶”的意味。舞台艺术片《复兴之路》的拍摄便是这样一个过程。

2009年,恰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的历史时刻。在这一历史坐标点上,人们难免产生了一种回顾往事、抚今追昔的情绪。于是,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纷纷面世,一时间形成对60年历史的回顾潮。在这大潮中,一部以张继刚为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开始了创作的漫漫路程。这部史诗性的作品,汇聚了诸如阎肃、任卫新、孟卫东、刘星、潘志涛等大腕级艺术家,在张继刚导演的统领下,其创作实力可谓顶级。而我也有幸参与其中,担任影视部副主任。对于电影的制作我可以称得上是驾轻就熟,但就舞台艺术来说还是较为陌生的。于是,我本着在学习中创作,在创作中学习的精神,投入工作。

影视部的工作介入得比较晚,是在全剧剧本定稿之后才开始的。所以在舞台的表现上空间不大,只能在原有创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制作的精良。这也是我较为遗憾之处。如果能早些介入,也许可以把舞台背景的LED内容做得更加完美,与舞台总体表演有更多的互动,更加相得益彰……遗憾在所难免。

就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来说,上溯1840年,从鸦片战争说起,直至2009年,其跨度169年,历数中国从清朝、民国、抗战、解放、新中国建设直至今天,其历史跨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创作难度可想而知。而张继刚导演却以其如椽之笔,广取音乐、舞蹈、诗歌、情景剧等众多艺术形式,将它们齐聚一堂,构成一部气韵生动、气势恢宏的史诗作品。其壮美的艺术高度令人叹为观止。

就银幕呈现来说,1965年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舞台艺术片《东方红》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其创作团队的强大,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国务院总理亲临拍摄现场,全国艺术团体和电影界的精英齐聚北京,历时一年拍摄完成。而1984年的一部史诗《中国革命之歌》也同样是扛鼎之作,虽然只拍摄了半部,却也足以见其超群之处。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要以胶片拍摄一部与舞台艺术相匹配、在电影艺术上超越前人的舞台艺术片《复兴之路》,实为不易。

人们常说,站在巨人肩上便可获得一个全新的高度。但是,站上巨人之肩却是不易。

 

体会巨人的高度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大会堂版、大剧院版等多种演出版本至今仍在演出,且久演不衰。观众对它的热情有增无减。究其缘由,重点是因为这部史诗以艺术的形式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完美地呈现出来,让观众在艺术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骄傲,鼓舞人心、激发民族自豪感。要将舞台艺术的精髓很好地表达在电影胶片上,我们不得不细细体会舞台艺术的匠心和舞台演出的戏核之所在。所谓体会,其背后需要大量的功课做支撑。从每一场戏的排练,到联排、彩排,我们的导演、摄影团队反复观看,并拍摄下来,仔细研读。到了正式演出前,可以说对每一个节目都了然于心,对每一个节目所要表达的艺术精神也有了较深的体会。这样,我们对于拍好舞台艺术片《复兴之路》便有了充分的信心。

 

“急就章”

 

然而,一部电影不是靠信心拍摄下来的。当我们得知只有13天的拍摄时间,且因每晚要演出,只能利用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半的时间进行拍摄时,一个难题出现了。电影是一门需要精雕细刻的艺术,如果没有时间的保障,无异于判了电影的死刑。

怎么办?我们大胆借鉴电视直播的方式,采取35部摄影机分机位同步拍摄的方法,进行“现场转播式”的拍摄。然而,即便如此,13天的时间依然十分紧张。以全剧36个节目来算,平均每个节目的拍摄时间仅为3个小时。其间还包括换场、换机位、布灯、演员补妆、换胶片等诸多事务,不一而足。记得我们拍摄最后一个节目《长征路上》时,距离全片规定的结束拍摄时间仅仅剩下20分钟。舞蹈编导邢时苗,一位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艺术家,不无遗憾地说,这个节目早几天拍摄会更好。每念及此,我心里总觉愧疚和遗憾。好在最终呈现在完成片上的结果,还是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复兴之路》摄制组在人大会堂紧张拍摄

《复兴之路》摄制组在人民大会堂紧张拍摄 

看“戏”

 

身处影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当《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首场演出之后,电视的转播就同步向大众直送了。作为电影,需要繁复的工艺流程、更长的制作时间,很难同步进入观众的视野。2009929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在晚八点的黄金时间播出整台节目的实况后,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显得格外严峻。所有的演出表演形式、演员阵容、创作创新等等悬念瞬间揭晓。电视观众对节目的期待随着节目的播出已经化解,还有观众看电影吗?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经过冷静的分析,我们认为挑战和机遇是共生的。一方面,电视播出化解了节目悬念,也许会让很多观众失去看电影版的兴趣;但同时,正是电视的播出,为我们电影版做了最好的广告。因为如此恢宏的作品,真正能与之相匹配的视听媒介应该说只有电影。

于是,我们在表现上下工夫。我们主张电影版不是舞台的简单呈现,而是运用视听语言的再度创作。这一点深得总导演张继刚的肯定和支持。在剧场内演出,由于观众置身其中,每一个节目所传递的震撼赋予每一个观众座位是有差异的。而且,作为史诗性作品,舞台版《复兴之路》仅用了一年时间酝酿,时间非常仓促,这使舞台演出难免留下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遗憾在所难免。而电影版强化了它的优点,让观众更多地感受到《复兴之路》的壮美和震撼,忽略它的不足。同时,我们力求做到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戏”准确地传递给电影观众。

 

   

   

   

《复兴之路》剧照

《复兴之路》剧照

那么,如何呈现“戏”呢?概括地说就是一个解构和结构的过程。比如,在剪辑中强化了分解动作,有时某一个动作分成几个角度、数个镜头来剪。比如《曙色》中演唱者和群舞的镜头;《惊梦》中昆曲的表演等。短促而碎的镜头,迸发出强烈的冲击力,这也是电影独有的言说方式。同时,电影版还借鉴了电视以及国外音乐舞蹈片的表现方式,比如夸张、变速。在电影版中,不是一味求快,而是快慢结合、动静结合。在舞台演出中,总导演张继刚的设计理念是充分利用每一个表演区域,每一个区域的表演几乎是同步的,所以在拍摄电影时要把每一个区域有顺序、有轻重地表现出来,这时就要取舍,就要排序。也就是说,电影版《复兴之路》实际上是我们的摄影机代表观众观赏了一次《复兴之路》,我们把这种“看”用电影表达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复兴之路》电影版的片尾长达分半钟的字幕中保留了每一位参与创作的人名。这是对每一位参与者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本文作者:舞台艺术电影《复兴之路》总导演)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