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国家梦想
——《中国三峡》创作感言
杨书华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5日 18:32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纪录片 | 手机看新闻


杨书华

杨书华

一切伟大的创举和奇迹

都源于梦想

一切辉煌的成就和事业

都源于执著

为了梦想——

个人可以为之奋斗一生

一个国家可以为之举全国之力

一个民族可以为之前赴后继 ……

 

这是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的开篇序言,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追逐三峡之梦的真实写照。 201162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内座无虚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在这里首映。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以及曾培炎、邹家华、钱正英、徐匡迪、李蒙等党和国家领导亲切会见了中央新影集团的领导高峰、安为民、郭本敏以及我们几位该片的主创人员。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三峡工程建设者代表、科技工作者代表、移民干部代表、移民群众代表以及武警水电部门代表等四百多人参加了首映活动。

 观影现场,无论是国家领导、武警官兵、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都被影片深深地震撼和打动了,有的观众还被感动得默默地流泪。

上午10点半左右,影片的首映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离场时,李克强再次亲切与我握手并称赞说:“祝贺影片首映成功!”

李长春同志看完影片,在离开人民大会堂时向国务院三峡办负责人和我了解了影片的后续播映和发行情况。称赞:“影片拍得很好,很成功,特别是影片的开篇序言很有哲理,很有启发和教育的意义。”

如此高规格的首映式,在中国电影史上尚属首次。

而此时作为三峡工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埋藏心底多年的三峡梦,也终于实现。

 这一天是我影视创作中最兴奋和自豪的一天,也是最刻骨铭心的一天。我用了17年的时间来跟踪拍摄这个题材,用了5年的时间来精心制作这部电影,最终得到了认可和肯定,当然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

之后《中国三峡》先后在央视一套、四套、六套、七套、九套、英语频道等七个频道播出,社会反响强烈,观众好评如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电影报》等媒体连续播发了影评文章。中宣部和国务院三峡办对该片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做了高度评价和总结。20118月该片荣获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更可喜的是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中国三峡》这部影片作为特殊礼物赠送给每个参会代表和中外记者。

这,对于一部纪录电影来说无疑是一种特殊的荣誉。

然而,这种荣誉不仅仅属于《中国三峡》,更应该属于三峡工程本身。

回首百年岁月,跨越历史沧桑;为了实现治水安民的三峡梦想,新中国几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始终把 “三峡工程”作为国家的民生大计。以人为本,关爱民生,保护长江中、下游数千万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他们共同的心愿和梦想,也是修建三峡工程的核心动因。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成功经验不仅是中国治水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也是人类可以共享的一笔巨大财富,它对推动人类追求“人水和谐”,实现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梦想70,论证30,建设20,在三峡工程从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图景中,历史永远铭记着那些为了实现国家梦想而殚精竭虑、励精图治、锲而不舍、前赴后继的追梦者和圆梦者。是他们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梦想,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国家的命运,用忠诚和执著铸就了三峡工程。

作为一位导演,一位三峡工程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三峡精神”令我感动和振奋,并将因之受益终身。

修建三峡工程不仅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一些国际水利权威专家一生追逐的梦。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人为三峡工程付出了一生,却没能亲眼见到自己的梦想变为实现。

萨凡奇,美国著名坝工专家,国际上最热衷修建三峡工程的人。早年,他曾冒着战争恐怖留下遗书来到中国进行三峡工程的选址和设计。晚年,他曾经感叹:“如果上帝能给我多一点时间,让我看到三峡工程变为现实,那么,我的灵魂一定会在三峡的上空得到安息。”

在三峡大坝巍然屹立的今天,中国人没有忘记那些支持过三峡工程的国际友人们。为此, 2009年,剧组远赴美国,到萨凡奇的墓碑前敬献了鲜花和三峡大坝的照片。同时对当年参与过三峡大坝设计的专家进行拜访和采访。当国外专家看到我们带去的三峡照片和视频时,他们都激动不已、热泪盈眶,这也令我们为之感动和自豪。

科技和文明是超越国界的。修建三峡大坝是很多国际专家的梦想,当看到昔日的梦想变为实现的一天,怎能不激动万分呢。

其实,能够拍摄三峡工程,也是我多年的梦想。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三峡人。早在17年前,我就开始为接近这个的梦想而努力。

1994年,生于三峡、长于三峡的我,在四川成都一家报社担任编辑。对于家乡三峡,总有一种深深的牵挂。随着三峡工程开始动工修建,我也经常接触到这方面的题材。我想,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库区很多县城将沉没江下,有很多的东西将消失,原始的人文地理、生态村落,从此不可复制,如果能有一种方式将之记录下来,对于后人来说,将是一笔宝贵财富。经过精心调研,我写出了一个完整记录库区淹没前状态的大型纪录片策划方案。

出乎意料,此方案得到了各方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三峡》摄制组在三峡拍摄

《中国三峡》摄制组在三峡拍摄

1995 年,在央视一个栏目组的配合下,我带着摄制组,用了个月的时间,深入重庆库区的十几个县城,拍摄大量素材,制作成了十集系列片《大江东去》。这部纪录片在中央台连播了三次,反响非常好。

随后,我又为一个栏目策划了一部系列专题片《三峡移民与开发》,一共20集。于是,又带着团队,扎根三峡地区,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跑遍了三峡库区各个区县。这一次,收集的素材更加全面了。

长期奔波于三峡,长期接触三峡工程,与移民、建设者打交道,使我对三峡以及三峡工程的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不禁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是能站在国家高度,拍摄一部全面反映三峡这个世纪工程的片子,该多好啊!但是,那时候三峡工程还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很多的成就还没有展示出来。我感觉时机还不成熟,只能埋在心底。

梦想在期待中发酵,机遇随时间姗姗而至。

2006 9 20 日,三峡水库实现156 米蓄水,标志着三峡工程转向初期运行期。那时候,三峡工程已经见到成效,三峡库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机成熟了,我开始进行策划方案的制作。很幸运的是此时我加入了中央新影这个国内最大、最权威的纪录片创作机构,有了自己的舞台和团队力量的支持。

谋事有方法,成功靠策划。

一个策划方案的成功,重要就是看立意与角度。但是那时对于三峡以及三峡工程的报道已经是铺天盖地。怎样与其他的片子做出区别,怎样体现自己的想法?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 一定要把握住中华文化的“根脉”,力求“ 做足精、气、神,把好五个度。”精:即是精心策划、精心摄制、打造精品。气:以治水文明为底气、展民族工程之大气、扬中华儿女志气。神:展现决策者的民主科学精神、建设者们的创新奋斗精神、百万移民的奉献协作精神。五个度:就是有人文高度、哲学深度、客观角度、公正尺度、大国气度。

但由于三峡工程历史跨度漫长,论证过程复杂,需展示的成就众多,难以取舍和把握。因此,必须跳出三峡看三峡,放眼世界看三峡、纵观历史看三峡。以“时间和水与人类文明的演变进化过程”为纵向坐标,以“空间和治水兴利的世界水利史”为横向坐标,建立一个坐标系,把三峡工程放在这个坐标系上进行定位。

方案出炉后,得到了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方面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在方案得到肯定的那一刻,我流泪了。也许是期待得太久,也许是积压在心里的东西太多,也许是为了自己对梦想的那一份执著。

我知道,梦想已经开始起航,而这个梦,既是自己的,也是更多人的,甚至是国家的。

纪录片的创作是艰辛的、寂寞的,但我并不孤独和孤单。为了这部片子,中央新影的领导对剧组的关怀和支持无微不至,各级部门也大力配合,对我们鼎力相助。

五年来,我们强迫自己克制很多欲望,放弃了很多想法,努力让自己静下来、沉下去。以一个平静而淡泊的心态认真做好一件事。

其实三峡题材是很难把握的。国内外也已经有很多关于三峡工程的影片,如何使这部片子创作新颖,是非常困难的。

为此我们开了很多的策划会,最后提出一个观点:无论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符合一个最简单的行为逻辑,那就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怎么做?做了效果如何?动因、过程、结果,最后照这个思路去做,把复杂的问题一下就简单化了。所以整个片子的结构和框架显得非常精巧合理。

定位和框架明确后,我们尝试将所有影视表现手法全部用上,很多表现手法都是司空见惯的常规手法,但我们大胆的重复使用、叠加使用,最后利用最普通的手段叠加表现出来的效果反而形成了意想不到的冲击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这些方法的使用对整个影片的节奏把握,风格设计和艺术效果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最后整个片子只用了85分钟去表现,而且中间还有一个插曲,一首主题曲,两段地方民歌和一些调节情绪的大段留白。为整个片子的艺术表现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一些专家和观众看了该片后感叹有大片的感觉。         

2006年筹备,到2007年的启动,再到2011年的上映。《中国三峡》历经五年,为了达到制作精品的目标,我们团队精益求精,不放过影片的每个细节。从影片开始筹划到剧本创作,从开机仪式到全程拍摄,从后期制作到影片宣传,全身心投入。

 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像样的样片,我们将自己封闭在新影厂西边一个招待所里面进行后期制作。影片积累了数千分钟的资料,由于过于庞杂、不了解三峡的人很难理出头绪,给剪辑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介于此,前期有几位参与剪辑的人都半途而毁,迫不得已我只能自己操刀剪辑了。在封闭剪辑期制作期间,因为长期熬夜,太过劳累,我的淋巴发炎,一只眼睛也红肿化脓,成了“独眼龙”,就戴着半边墨镜仍然坚持剪辑,妻子听说后熬了鸡汤来看我,一见我那样子就忍不住哭了。

后期制作期间,母亲在北京出了车祸,在医院住了20天,而当时我们正计划好外出补拍,我仅仅到医院守护了母亲两天,就带领剧组出差了。出差20多天回来后,我内疚地想给母亲解释和道歉,可没等我开口,母亲就说:“我知道你又去拍三峡了,你干的事是大事,我能理解!”母亲的话没说完,我的泪水已湿润了眼眶。

 

《中国三峡》剧照

《中国三峡》剧照

《中国三峡》剧照

“做出一部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对得起三峡工程,对得起历史并能传承于未来的好纪录片。”是中央新影集团领导的指示,是三峡工程的需要,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纪录片人的责任和使命。

而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们创作人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更需要一种执着与付出。

   然而,我们的付出和对三峡工程所做的一切,比较三峡工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和百万移民来说,又那么地是微不足道。

纪录是无限的,但纪录作品的承载能力却是很有限的。

作为跨越百年沧桑的国家梦想,三峡工程值得我们感动和想用镜头去表现的东西太多太多。虽然我们手中的镜头无法将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虽然我们所记录的东西无法都在作品中一一表现出来,但我相信,岁月会记录下一切,历史会铭记住一切。

如果把三峡大坝比作一座历史的丰碑,那上面应该刻有长长的一串姓名。他们当中,有伟人、决策者、管理者,有工程技术人员,有数以万计默默奉献的普通建设者,有那些阔别故土、重建家园的百万移民,还有那些一片丹心对三峡工程建设曾经持不同意见的人们。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只要是推动、促进、支持和参与了三峡工程的人们;历史的丰碑都会永远铭记住他们的名字,三峡的梦想都会因为有他们的一份付出而绚烂和辉煌。

百年追梦,盛世梦圆。

三峡之梦,见证了一条母亲河的沧桑巨变与一个大国的崛起,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发展和自强不息。

在三峡大坝巍然屹立的今天,在我们叩问自己为国家梦想做过些什么的同时,让我们向所有的三峡奉献者致以深深的敬意。

 

(本文作者:纪录电影《中国三峡》编导、撰稿、制片人)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