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遗物故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稿团队介绍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8日 09:01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总撰稿:龙平平
总撰稿:姜淑萍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新影集团历史节目部联合拍摄制作的二十集电视文献片《邓小平遗物故事》于12月3日—12月12日晚8:00在中央电视台九套纪录频道播出,每晚两集。
电视文献片《邓小平遗物故事》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继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后推出的又一精品之作。该片以邓小平同志的遗物为载体,每集由一件遗物引出一个主题,以独到的视角,用娓娓道来的方式,紧紧围绕主题,通过近百位亲历者和见证人的回忆,充分运用影视、照片和档案文献资料,发掘遗物背后鲜为人知和真实感人的故事,深入而全面地展现一代伟人崇高的精神风范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邓小平遗物故事》总撰稿龙平平在创作上,着重带领撰稿团队挖掘邓小平的内心世界。龙平平曾对这部影片这样定位,“这部电视片讲的就是邓小平同志的精神风范,包括信念、感情等方面,通过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深刻生动地展现小平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他独特的政治智慧、领导风范和个人魅力。”
龙平平是研究邓小平同志方面的专家,1956年1月生,研究员,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邓小平著作、生平、思想研究及党的文献研究近三十年,参加和主持过许多重大编研项目和电影、电视剧、电视片、画册等。热播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总编剧。主要著作有《邓小平与他的事业》、《跨世纪的中国政治大视野》、《百年小平》、《走进小康》等。影视作品有:电影《邓小平》,获第26届百花奖、第9届华表奖、第23届金鸡奖特别奖;纪录电影《丰碑》,获1998年电影华表奖、第18届金鸡奖提名奖;纪录片《邓小平》,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纪录片《百年小平》,获第23届金鹰奖特别荣誉奖;纪录片《中国1978-2008》和《永远的小平》等。
姜淑萍,《邓小平遗物故事》总撰稿,1963年9月生,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编审,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长期从事邓小平著作编辑和邓小平生平思想研究工作。参加《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邓小平军事文集》、《邓小平论教育》、《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讲话谈话批示集》、《改革开放重要文献选编》等书编辑。参加《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邓小平年谱1904—1974》、《邓小平年谱1975—1997》等书撰写。担任《邓小平思想年编》、《邓小平》(画册)、《邓小平外交风采》(画册)、《开创—邓小平决策改革开放史话》等书副主编。参加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展陈内容创作和布展。参加电视文献片《邓小平与上海》、《中国1978—2008》、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创作。合著《邓小平在历次论争中》等书。发表《邓小平与八十年代中期的政治体制改革》、《对邓小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思想的回顾与思考》、《邓小平与十二大重大理论和决策形成研究》等研究文章。
此外,撰稿团队有执行总撰稿吴振兴、刘贵军,撰稿周锟、王达阳、孔昕、叶帆子、王桢等,均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从事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的年轻工作人员,其中多人参加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和其他影视作品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