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一代伟人,重温一段岁月
——访《邓小平遗物故事》总编导路佳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8日 15:13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邓小平遗物故事》总编导路佳

《邓小平遗物故事》总编导路佳

[导语]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新影集团历史节目部联合拍摄制作的二十集电视文献片《邓小平遗物故事》于123日—1212日晚8:00在中央电视台九套纪录频道播出,每晚两集。本片以邓小平同志的遗物为载体,每集由一件遗物引出一个主题,以独到的视角,用娓娓道来的方式,紧紧围绕主题,通过近百位亲历者和见证人的回忆,充分运用影视、照片和档案文献资料,发掘遗物背后鲜为人知和真实感人的故事,深入而全面地展现一代伟人崇高的精神风范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本片播出之际,记者采访了该片的总编导路佳,听她讲述对本部影片的创作感受和心得。

 

[记者] 在这部电视文献片《邓小平遗物故事》中,资料的运用在整个二十集片子当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路佳] 影像资料,以它独有的优势在文献纪录片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像资料又可以分为特定事件资料和年代资料。特定事件资料,顾名思义就是具体事件的对位资料。《老照片》描写了邓小平同志与周恩来总理的战友情。当邓小平同志用颤抖的声音为周总理念悼词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无需更多的渲染观众都会为之动容。这就是资料的魅力,它会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基辅牌照相机》一集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影像资料,邓小平同志陪同伏罗希洛夫参观北京大学。这段资料不仅为观众展现出真实的历史,更用直观的方式还原历史,加之首次披露相信也能成为吸引观众的亮点。《轮椅》中,一段邓小平同志在中英联合声明草签后,接受中外媒体采访的同期资料。

工作人员:“这是,英国驻京记者,这是英国随行记者。”

邓小平:“总要拉个手吗?双方谈得很好,所以应该祝贺,效果也好,你们满意吗?”

这样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在还原历史的同时,又为观众刻画出一位伟人的机智、幽默,为勾勒主人公性格特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说,准确的资料是一部文献纪录片的灵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 关于邓小平同志的历史资料很多,编导组是如何使用挖掘资料的?

[路佳] 历史资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通过对资料的发掘利用,赋予影片不同的视角,不仅使影片内容更充实,也使编导能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和创作空间。因此,编导打破之前对老资料的固有认识,重新考证老资料的准确性,挖掘细节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次我们主要使用了影像、同期声、照片、报刊、历史档案等资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轮椅》那一集,这集主要讲述香港问题,将香港与遗物轮椅勾连起来的就是邓小平晚年想要去香港看一看的愿望这一情感线,片子多次出现邓小平的同期声“我自己争取活到1997年,活到 1997年就是要,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下”。没有解说,没有同期声,仅仅是通过邓小平说过的话,我们就感受到了邓小平晚年内心对香港的牵挂与向往。所以说将历史资料运用到最准确的地方才会是最精彩的呈现。

 

[记者] 电视文献片《邓小平遗物故事》是如何把握二十集片子的整体风格的?

[路佳] 要完成二十集的系列片,只有一两个编导参与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组织了一个编导团队来完成这个系列片。然而,每名导演都有自己的个性,如何将二十集片子的风格统一,成为了亟待要解决的问题。首先,从形式上我们为二十集片子统一规定了格式,片头、小序、片名、正片、片尾遗物介绍,这样的形式安排使得二十集片子看上去就是一个整体。其次,在二十集片子中图片、文字、资料等包装部分我们也做了统一规定,整体上以稳重、质朴的风格,力求表现出一位平凡伟人的风采。最后,在综合处理上,包括声音、音效等方面我们也做了统一规定。二十集片子当中,我们注重了音效的利用,整体上保证音乐用的恰到好处,不要太慢要有留白,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者] 电视文献片《邓小平遗物故事》采用的是怎样的叙事方式?这与过去讲述伟人的电视片有何不同?

[路佳] 叙事上,我们注重了故事性,将揭秘解密作为我们的亮点展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珍贵画面,用故事来打动人。我们采访了近百位亲历者和见证者,受访者上至八九十岁的老同志,下至一二十岁的年轻人,运用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口述资料。这些珍贵的采访既蕴藏有很多故事,又都带着真诚的情感,使故事的讲述也就更打动人。

同时在叙事语言上,我们也摒弃了过去伟人题材的歌颂性语言,以更平民化的叙述视角体现大人物背后的小情怀,伟人不再是高高在上,拉近邓小平同志与观众的距离,使伟人更接地气。

 

[记者] 目前该片正在央视九套纪录片频道八点档播出,你想与观众说些什么?

[路佳]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播出这部电视文献片,是一种特殊的纪念。邓小平同志的一生与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密不可分,我们缅怀邓小平同志,也就是回顾我们国家近现代的历史。尽管邓小平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永远是一名令我们尊敬的领袖,是人民的好儿子,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怀念的老人,他的风采永远驻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同时正因为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才为片子的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做这部片子的过程是我们受教育的过程,是感动的过程,也是精神洗礼的过程。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