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一个摄影实践的问题
文/郝亚非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6日 16:05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所谓摄影构图,是拍摄画面的一个程序,是对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摄影实践中,依据导演阐述和现场的景物、人物、场面调度以及人与景的关系,合理选择光学镜头、距离远近、角度高低,采用恰当的表现手段,就可以在同一场景,得出不同的构图效果。

构图要有表现力、构图要流畅、构图要简洁——这是摄影师对 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

 

1

 

 构图的表现力

    因题材不同,每位摄影师追求的风格不同,对画面构图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这些要求可能含有不同的内容,但要具有表 现力这一点是一致的、基本的。

观察视觉要素,组织安排构图。纪录片摄影摄像应该加强 对构图的研究,首先就要研究画面构图的视觉要素。每个构图都有具体的场景、具体的画面范围,主体造型也是千差万别,有活动的、静态的以至质感的不同感受,要研究背景和主体的 关系,还要综合考虑出现在不同画面中的视觉感受,要符合总体精神和构图思路的要求。譬如;拍摄文化历史类纪录片中有关专家采访,如何安排人物与背景?怎样控制氛围与主题的融合 ?那么你可以选古建筑 、可以选自然风光作背景,也可以制作背景片。但不论怎么变,都要有原则,即注意抓住与所采访题目有关联的形象特征、形象符号。正是诸多视觉要素的叠加、组合,相互对比、映衬,从杂乱中找到秩序与共识,才有可能让我们逐步意识、体会形象的片段与组合,以及个别与整体的区别。正是这种点与点、点与面的巧妙组合、搭配,给画面构图赋予了活力和思想,既丰富了画面构图又具特点和内涵。 

有人说;构图就是把你要表现的东西框在画面里。这话有它的道理,但不光框在画面里,而且要放在一定的位置。这个位置在构图视觉中至关重要,放对了,画面就有说服力,主体就突出。好的构图,不需要文字说明,不需要解说旁白,而是让画面说话。 

2

突出造型特点,符合视觉美感。到自然界中观察视觉要素,寻找点、面及各种线条,对要素进行有机排列,体现着一位摄影师敏锐的观察力。形状是直观的,要凭自己的感受和判断。艺术上讲究主题、主体的突出、夸张、虚化;画面也讲究主体、陪体、背景的简练、繁杂、线条、透视等。物体的形状是构图的基本构成条件,镜头捕捉有自己的规律,构图是按常规还是追求特别、求新求异,应该说是依主题、主体要求而定,依制作人的风格而不同。要因造型差异、造型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构图方式。 

构图的视觉审美也必须以有表现力为原则。组织构图是将散乱的要素整合的过程,画面要依靠视觉美点,导引眼球的注意力,让感官神经摆脱杂乱,集中精力,从无序的现象,引导至画面的有序排列,传达出鲜明、简洁的意境。把无序变有序,是艺术处理的过程。我们说画面构图要有表现力,就是把你的直接感受通过画面构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给观众以思想,有回味,隽永而让人浮想联翩。俗话说;画无定法,心中有框,画境无边,意在画外。这是一种境界,有规则,但不受其束缚。 

构图的流畅

    图片摄影、绘画、书法、影视都讲构图,但对构图的规 则、审美要求、审美标准却有很大差异。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抓取事物或运动的瞬间,而后者记录的是事物和运动的不间断运动过程。瞬间静止构图可以细细欣赏、品味,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影视画面构图,则是在机械运动中以每秒24格或每秒25帧组成画面。这一帧帧单独的画面,可能没有艺术性,不能成为艺术作品。只有经过剪辑,把互不相干的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才能形成一种主观的意识。它们犹如文章中的字、词组、段落。构图就渗透于每一个画面之中,每一个镜头都有起幅、运动、落幅,复杂的还会推拉摇移带升降。蒙太奇艺术需要对画面构图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因为构图是影视语言叙事的基础,直接影响影片的节奏流畅和段落的起承转合。

构图需要讲规则,符合艺术规律和艺术特性,重视影片 的流畅就应从构图的流畅做起。许多摄影师喜欢构图唯美, 但是要切记:影视是蒙太奇的艺术,不要为了一幅画面的构 图,而忽略了镜头的内涵,忽略了镜头前后的关系。画面要 讲究构图,更要注意构图的运动与连贯,注意影视艺术的特 殊性,数个镜头的组合,才能产生它的语言魅力。

构图看似是摄影师在现场单独的行为和要求,其实更是摄影师对编导剧情的理解和实现过程。一个场景的规模大小、气氛控制、构图要素的取舍、利用,光学镜头的运用等等,我们把各种符号组合搭配、巧妙结合,以满足构图之所需。

在新闻片和纪录片拍摄中,为保证镜头素材的储备以及后期编辑的顺畅,摄影师在构图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景别不同。正是画面景别的区别,给剪辑创造了更多的剪刀空间,因为同一场景、同一人物,可以有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区别。这些区别保障了叙述的方便、流畅,给了观众视觉上的满足。譬如我们在生活中,一直在一个距离看一个景物,视觉会感觉疲劳,需要近看、远看,有时还会到高处俯瞰。一个会场,如果景别变化有序,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就会使观众仿佛如临其间,叙述也会自然流畅。尤其在新闻发生现场,记者角度受限制,机位少,拍摄时你就要考虑镜头构图景别上的差异,要有跳跃。同一机位,特写和全景接起来,就比两个中景相接舒服。摄影师 拍摄前及拍摄现场,对画面构图、景别要尽量考虑周全,这样更会给后期编辑带来便利和愉快。

角度不同。摄影机角度的变化是直接影响构图的因素。同一场景,需要几个方向拍摄,主要角度在哪里,需要周密策划与调度。有时,因为一个角度选择不当,镜头衔接起来,就感觉不舒服。譬如;在室内拍摄一个演员唱歌或两个人物交谈,同一方向机位,景别相近是很难剪辑在一起的。那么适当变化拍摄角度,拉远景别关系,会给镜头语言带来新的活力。角度变化直接影响画面构图,有时还会影响光线效果、透视关系。拍摄事件、物体、人物、环境千差万别,因为创意要求、题材不同,对角度认识会有很大区别,对构图影响也是差别很大。纪录片摄影对角度的选择是对被摄体的认识和自身需要,是修养、个性的体现。角度适当变化,有助于多侧面认识所拍物体,有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质变,既能变化构图,又能调节视觉感官,活跃剧情。前期拍摄角 度多些,画面构图关联就会有变化,镜头之间衔接会更多选 择,后期剪辑可能更顺手、更流畅。

镜头内部的运动。这是指机位不动,镜头焦距不变,被拍摄的人物或物体在运动,画面构图的变化是靠人的调度、物体的调度。在镜头跟拍中,人的活动,物体或其他物质的变化,不断改变画面构图的远近距离和透视关系,在新闻片或纪录片拍摄中,选择好拍摄的主角度,抓住主体和有特点的环境,有效地利用前景、陪体、背景,突出主体;有效地利用场面调度,让构图随着剧情而巧妙地变化。不能为了构图而构图,往往一个画面的前景,既是构图的一部分,也和故事情节丝丝相扣,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机位固定时,构图的变化完全靠场面调度来完成,人物的调度、物体的运动,甚至运动的速度或形态,也会直接影响画面构图的衔接。

影视为综合艺术,构图非摄影师一人的事情,而是摄制组全体人员的工作追求,从这点认识构图,就有了新的涵义。画面构图可以是细节、特写,也可以是变动的宏大的场面,譬如;一个人物的讲演,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他激昂的面部表情,随着人物形体动作,他背离摄影机远去,走向人群,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远处成千上万激动的听众。近景成中景成全景,这个过程是随演员走动自然形成。构图形式在变,景别在变,画面内容在变,镜头语言也在变。总之,画面构图是与场面调度相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蒙太奇的组合。这种形式在故事片、电视剧拍摄中最为常用,在纪录片中同样可以尝试使用。

镜头外部的运动。这是指拍摄主体不动,摄影机镜头按照自己的意识推拉摇移。如航拍、汽车移动拍摄、摇臂拍摄等,这种形式主观性较强,所以,在镜头设计或拍摄过程中应吃透剧本精神,与被摄体动态相吻合。否则会出现动的状态各唱各的调,让人感到莫名奇妙,无所适从,甚至干扰破坏剧本主题的要求。有时剧情较静,需要表现手法变化些,让镜头活起来,运动感为画面构图带来活力,但掌握不当,也会弄巧成拙,我觉得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速度。移动时摄影机速度、被摄体移动速度、焦距变化速度都以适中为好,跟拍一定要保持匀速前进。景别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速度感,一般讲全景感觉会慢些,近景相对感觉快些。景别与速度相适宜为好,没有特殊要求应稳定、均匀,实践中往往以画面构图感觉为准。

二是方向。被摄体运动的方向、摄影机移动的方向是逆向而动,还是同向而动?这也因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一般被摄体运动时,镜头要随主体的移动方向而动;只有主体运动范围较小,或限于前后移动且运动空间不大时,镜头可以随主体左右方向移动。镜头外部的运动运用得好可以增强镜头的震撼力,会给一般平淡的场景凭添魅力,出奇制胜。

镜头外部运动与镜头内部运动的结合。摄影机在动,被摄体也在动,这在故事片、电视剧拍摄中运用最为广泛,是最具表现力的方式。其特点:不打断演员的连续表演,镜头较长,完美呈现表演的艺术;有利于交代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拍摄角度可以有大的变化,增强镜头的表现力;演员调度以剧情需要推进,摄影机运动是分镜头剧本所决定的。考虑构图应以剧情中人物的活动为基础,以拍摄方法而决定机器的推拉摇移,外部运动与镜头内部运动相协调,极大丰富了影视艺术手法,运用得好,就能节奏鲜明,语言流畅, 给人以视觉听觉的更多愉悦和享受。

构图的简洁

    镜头画面不论长短,在银幕、荧屏上停留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观众没有选择的自由,为此,要求画面简洁,有内涵,适合观众的欣赏心理、生理的需求。而要达到构图简洁 的要求,摄影师在指导思想和艺术处理上要注意几点:

创意主旨明确。主旨就是你要表达的思想。摄影要力求构图简洁,就需要创意明确,要有一个中心、一个视点。在繁杂的物象里,你要告诉读者什么?你通过怎样的形式传达给观众?摄影师就是通过画面构图明确你的主旨,表达你的喜怒哀乐。然而构图简洁不是简单,而是一种精炼和修养。

表现对象层次分明。一场戏,一个情节,一个镜头,都有主体、陪体、背景、前景等,表现什么都要主次分明。构图就落实在画面上,有意让画面中层次分明,多层次展示环境、背景,更好地衬托主体,是构图的高明做法。实践中利用场面调度区分开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也可以利用光 线造型手段,或利用现场色彩、影调;利用透视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的效果,增加空间感,营造某种气氛,构图才能有变化,有层次。

2

结构元素适度准确。在布置、调度、运用结构元素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画幅形式,以及每种元素所占面积、比例; 还要考虑视野范围广度与水平度,以及画幅内的相交点,构成视觉的中心或清晰范围。视觉中心不同,会造成不同的视 觉效果,反映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构图元素的认识、分析、了解并准确运用,需要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提高。

光影处理分寸得当。曝光不仅是感光,也是光线造型的需要,与光相关的影调、色彩,都是为了被摄体的形态、画面的层次、创造艺术氛围的表现手段。构图造型结构的意图鲜明,取决于摄影造型手段的运用。光线、光影、色彩,一切由光影带来的因素,都需要我们在现场视情况而综合处理,以达到构图的结构质朴、明确,而又足以揭示主题。

3

视线动态掌握得体。一个画面有静止和运动对象,有静止和运动交替变化,拍摄者可用固定方式和运动手法。构图形式亦有行有止,动静结合。这种动态构图是不断变化的:被拍对象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构图内容变化;景别在变化;方位角度在变化;背景前景在变化;光线、色彩、影调 配置在变化。在处理视线动态构图的运动时,把握速度与节奏,构图预留空间与画面均匀稳定是重要的原则。视线注意方向性,动态注意稳定性,运动与静止注意统一性,构图时注意蒙太奇艺术的综合性。这样画面构图就会言简意赅,魅力动人。

构图,是摄影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话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对构图的认识和掌握。

(本文作者:新影摄影部摄影师)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