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切换台
——兼谈新影《名段欣赏》栏目初创
萧宏道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6日 15:44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萧宏道(左一)与演员王蓉蓉在拍摄现场说戏

萧宏道(左一)与演员王蓉蓉在拍摄现场说戏

那是1996年,新影刚刚“整建制”并入中央电视台,我们开始承担戏曲频道(当时称为“戏曲音乐频道”)《名段欣赏》节目的录制工作。《名段欣赏》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栏目,在新影接手之前已经播出一段时间了,当时的节目内容大多是从以往直播过的舞台演出的资料带上截取片段,再经过必要的编辑加工,送交播出的。承担该节目选编制作的是北京广播学院(今改名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剧种以京剧名段为主选。节目播出以来,受到广大戏迷、票友的欢迎和喜爱。由于节目的主体内容大部分来源于“舞台实况”,灯光效果、音响质量以至镜头的选编都受到一定的局限,满足不了观众对“名家名段”这一艺术定位的审美要求,影响播出效果。

新影接手该节目制作后,想赋予《名段欣赏》一个全新的面貌,提高名家名段的艺术质量。厂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戏曲艺术部”。当时的戏曲艺术部每年要完成电影局下达的两部35毫米戏曲艺术片的摄制任务,艺术创作力量较强,又拥有服、化、道和灯光、舞美等全套人马,拍摄艺术类节目是轻车熟路,具有丰富的经验。

 

《名段欣赏》栏目剧照

《名段欣赏》栏目剧照

《名段欣赏》栏目剧照

我们正式接手《名段欣赏》节目制作是19964月。在戏曲艺术部王永宏主任的领导下开始筹备。根据观众反映,我们摒弃从资料带选编节目,决定重新遴选节目,进行先期录音,而后在摄影棚内放音对口型拍摄。这样,既可以保证节目的声音质量,又可以灵活地拍摄镜头,再配以精心设计的灯光和舞美,相信能达到戏曲艺术片的播出效果,把《名段欣赏》节目提高一大步!

创作原则确定之后,开始实施的第一步就遇到了拍摄场地的难题。当时新影没有摄影棚,到外面去租棚经费又不允许,有人提出到大食堂拍摄,经现场考察,大食堂面积可以,但高度不够,连灯光都支不起来。厂内能提供给我们拍摄使用的场地只有一个面积约八十平米的“演播室”,而且还缺少必要的灯光、幕布。这间演播室原来是录制纪录片解说的配音室,后经改建而成的。

厂领导的意见很明确:困难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节目一定要做好;厂里给予必要的协调。三句话就定了“终身”。

万事开头难。戏曲艺术部全体动员分头准备,我们从大礼堂借了幕布挂起来,道具美术部门翻仓库把旧景片重新改造利用,王永宏主任和照明工作室领导协调灯光设备和人员配备,技术部门调试摄录器材,导演和制片部门联系剧团挑选演员、确定节目……经过十多天的准备,第一批入选的演员开始进棚录音了。他(她)们是王蓉蓉、冯志效、李崇善、陈志清、王树芳、陈峻杰、赵葆秀、李玉芙等,对戏曲观众来说都是有份量的著名演员。每位演员录制了两期节目的唱腔。录音师吴承本同志,对录制音乐、戏曲有丰富的经验,他对话筒的位置配备,混成时的音响层次都颇有独到之处,演员们听了回放之后,纷纷索要音带。之后陆续又请来杜鹏、陈琪、张学津、王玉珍、阎桂祥、邓沐伟、张萍等各行当各流派的一线艺术家来参加录音。

在唱腔音乐带录制完成后,就开始进摄影棚拍摄了。现场架设了三、四台摄像机,摄像师们各持一台,怎么拍,机位如何设置都静候导演的指令。我的位置就在机房的切换台前,准备多机切换,一次性完成节目的拍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新影是专业拍摄纪录片的老厂,多年来我们习惯了在剪辑台上进行深思熟虑的编辑工作,反复琢磨,直到满意为止。在拍摄戏曲艺术片时,不但有事先做好的分镜头剧本,更可以在剪辑台上进行二度创作。而如今我将面对与以往全然不同的、陌生的也是全新的创作方法。首次坐在切换台前,我想的是第一个镜头该从什么景别开始?唱腔中的过门音乐怎么处理?拍摄时演员表演失误怎么办?带着这许多问号去要求演员“走场”(正式拍摄前,演员随音乐的预演)。正是“走场”给了我灵感、时间和机会,几遍走场之后,镜头的顺序基本已在我的脑中形成。我按下按钮,红灯亮,铃声响,发出进入录制的信号指令。我的思想高度集中,调动着几台摄像机的拍摄,同时我要关注演员的表演和口型,要注意字幕员跟机是否合适,要观察灯光效果的变化是否正确,还要控制着画面不能穿帮……思想紧张的程度甚至有人在身旁说一句话都会对我形成干扰。幸亏有黄琦同志的帮助及陈敏同志对机房设备性能熟悉,字幕跟得很准确及时,才使得整个录制工作逐渐顺畅起来,至今我仍然很感谢他(她)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后来我就在拍摄前先做“功课”——反复听唱腔录音带,以至有些经典唱段都耳熟能详,镜头的设计自然也就了然于胸了。再后来,我在切换台上开始使用一些特技了,用来丰富演员的表演。尽管拍摄的只是一段唱腔一个片段,也尽可能地调动影视表现的特殊手段和技巧,尽力突破舞台的“三面墙”而借用“第四面墙”。改变戏曲表演中传统的“上场门”、“下场门”。比如根据剧情,演员可以从摄像机两侧通过,动作性强的剧目,甚至可以设计演员从摄像机上方跃进跃出,充分地调动画面的空间感,使节目的拍摄更具有影视的特点。

 

《名段欣赏》栏目剧照

《名段欣赏》栏目剧照

《名段欣赏》栏目剧照

初期拍摄的《名段欣赏》节目,一直就是在那八十平方米的演播室内完成的。为了克服场地的高度和纵深的不足,我们也想了不少办法。记得有一次在拍摄京剧《赵氏孤儿》中程婴的一段唱,演员在演唱中有挥鞭击打公孙杵臼的身段表演,我把“公堂”设计在演播室的对角线上,这样既解决了画面的纵深,更便于拍摄全景画面。

现场切换最困难的当属抓拍人物特写镜头。戏曲节目的特写镜头一般来说都是在音乐节奏强烈的出场或“亮相”,某些戏用道具有时也需要用特写来加以强调。而在切换台上抓拍特写镜头时往往由于光线问题或是角度问题成功率很低。后来索性把需要拍特写的地方单独拍摄,用最讲究的光线、最佳的角度单机拍摄,在后期制作时插编进去,增强艺术效果,提高可视性。实践证明,《名段欣赏》节目采用现场切换加必要的补拍的方法,既保证了拍摄速度又不失艺术质量,这种方法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现场切换的创作方法,考验着导演的艺术感觉,这种感觉首先来自导演的审美修养,其次来自演员的表演与导演的设计相互碰撞出的“火花”,是导演意图与演员表演的融合与默契。

从现场多机切换的拍摄到后期编辑的精心制作,《名段欣赏》的节目质量在不断地提高,这当中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误的教训,令我至今难忘。记得我曾拍过京剧《探皇陵》的唱段,是由北京京剧院花脸演员陈峻杰扮演怀抱铜锤的定国公徐延昭。演员扮完戏、走完场,在即将开拍时,突然发现道具“铜锤”忘记带来,回剧团去取已经来不及了。演员很无奈,问导演怎么办?我想一个道具的缺失不会影响演唱吧,于是就断然决定按时拍摄,事后也没再去多想此事。节目播出后不久,总编室转来一封观众来信,对徐延昭没有抱铜锤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对艺术不严谨的态度在戏曲演出中是不能允许的!这封来信的批评意见对我产生了震动。之后不久,有一次拍摄京剧《望儿楼》扮演窦太贞的老旦演员李鸣岩发现有一件戏服带错了(戏曲界讲究“宁穿破,不穿错”,这是多年来约定成俗的铁板原则),演员要求剧团更换戏服,而我则吸取了“铜锤”的教训,宁可等几小时也不能以错就错。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今天提起仍是对自己的训勉。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在新影六十周年华诞之际,回首往事感慨有余。我们这一代人早已离开影视创作的第一线,当年和我一起“初上切换台”的老同志中,有些已经离开了我们,我深深怀念和他们一同合作的日子。

如今,许多具有较高学历、较深艺术造诣的年青人成为新影队伍里的“新鲜血液”,戏曲艺术部如今也锻炼出一支优秀的青年创作团队,担纲起许多重要的影视创作任务,制作出一批又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戏曲音乐节目。我作为一名新影的老兵,祝愿青年朋友们不断成长,祝福新影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本文作者:新影《名段欣赏》栏部原编导)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