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戏曲经典 荧屏绚丽呈现
—— 中央新影集团戏曲节目部导演姜芳访谈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7日 10:48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姜芳

姜芳

姜 芳: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毕业。2001年起做电视戏曲节目导演。

代表作品:

黄梅小戏《梦里杏花天》荣获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导演奖;

《名段欣赏》栏目2005-129期京剧《请医》《秋江》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三届“兰花杯”优秀电视戏曲节目、栏目一等奖;

《名段欣赏》栏目2006-46期评剧《秦香莲》《小女婿》《评剧皇后》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四届“兰花杯”优秀电视戏曲节目、栏目一等奖;

《名段欣赏》栏目2007-365期粤剧《贵妃醉酒》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五届“兰花杯”优秀电视戏曲节目、栏目一等奖;

评剧《秦香莲》入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

戏曲艺术片《鸟尊记》获得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影视艺术作品“奔马奖”电视剧类一等奖。

本刊记者:从今年二月开始,中央新影集团戏曲节目部《快乐戏园》栏目举办“梅开朵朵,为民放歌”演唱会系列节目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反响很好,这也是你从事戏曲影视工作第十五个年头执导出的节目,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系列节目的情况吧。

姜芳:我们《快乐戏园》是一档在央视戏曲频道每日播出的少儿戏曲节目。节目以娱乐为基础,通过趣味性的节目形态,让传统的戏曲艺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激励孩子们在爱戏、学戏的过程中,让这古老而绚丽的艺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同时也期待能让更多的成年人通过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视角,发现戏曲艺术中独特的魅力,快乐地接受戏曲,爱上戏曲。

而说到《快乐戏园》演唱会“梅开朵朵,为民放歌”系列节目,最初是我们戏曲节目部张辉主任提出的一个策划,与大家沟通后,得到了编导们一致认同。我们常说一句话:“传统性的就是世界性的。”电视节目虽然有娱乐化的特点,我们的节目虽然定位于以娱乐为基础,但是我们就是想沉下来,尊重传统和正统的作品。不追求娱乐化,我们就是想要把传统的东西拿出来,给观众送上原汁原味的戏曲盛宴,浓墨重彩中带着清新绚丽,原汁原味中带着典雅和现代风格。

基于我们之前有制作《名段欣赏》的基《快乐戏园》 邀请京剧名家出演础,所有做过这档节目的编导都有一个名家情怀,特别想把这些传统的、经典的唱段再次给观众呈现出来。很荣幸,我能够作为执行总导演来统筹这个节目。首先我是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来制作这个系列节目的,因为计划中要请到节目中的这些名家都是我在艺术上崇拜的人物,比如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尚长荣、茅威涛、孙毓敏、赵葆秀等,这些艺术家在艺术上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背后的艰辛不言而喻,他们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令人敬仰!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档水平高、意义重大的节目,若干年后,我们拍摄的这些优秀名家的唱段和那些可爱小朋友的精彩表演,都将是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快乐戏园》邀请京剧名家出演

《快乐戏园》邀请京剧名家出演

《快乐戏园》邀请京剧名家出演

《快乐戏园》邀请京剧名家出演

本刊记者:您说您是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来制作“梅开朵朵,为民放歌”这个节目的,我们很感动。作为一名从事了十五年戏曲电视节目的导演,这些年来您做过许多的优秀作品,也获过不少奖项,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从业经历吗?

姜芳:2001年我大学毕业那年,正赶上中央新影到我们中央戏曲学院导演系招人,当时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刚成立不久,新影承制的一档栏目《名段欣赏》,正由每期15分钟周播节目改为每期30分钟的日播。这为我们提供了机会,经过一系列选拨和考核,我幸运地来到了新影,进入到《名段欣赏》栏目,跟从老导演于丽华等老师,开始学习制作电视戏曲节目。当时我们隶属于编辑部第四编辑室,周俊德老主任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我们。

我们有戏曲知识,也懂戏,但是缺少电影电视拍摄经验。对镜头的运用,当时的我真是半知半解,幸好节目的内容与我所学专业契合,让我很容易就进入工作状态。爱好和工作能够结合在一起,很幸运,而我也十分钟爱这份工作,倍加珍惜每一次拍摄的机会,乐在其中。

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我大约拍摄了近400期《名段欣赏》,约12000多分钟节目,而后我们又开始拍摄《快乐戏园》,截止到现在,拍摄了50多期《快乐戏园》节目,约2200分钟。十五年间我拍摄过京剧、评剧、吕剧、豫剧、黄梅戏、粤剧、闽剧、锡剧、五音戏、川剧、川北灯戏、茂腔、柳琴戏、柳子戏、河北梆子等数十个戏曲剧种。所做的节目从播出后的效果来看,大多被划分为一类的节目,从质量和数量上都较为突出。在拍摄过的节目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濒临失传的表演流派和演出剧目。

《名段欣赏》栏目在摄影棚内拍摄

《名段欣赏》栏目在摄影棚内拍摄

    本刊记者:说到当年的《名段欣赏》,这曾经是一档戏曲《名段欣赏》栏目在摄影棚内拍摄节目中的品牌栏目。我们知道戏曲类节目的观众群相对较少并且固定,而《名段欣赏》一般表演的都是经典曲目,唱词与情节也不会有太大变动,以怎样的影视手法、需要怎样的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在这方面您都有过哪些思考呢?

姜芳:这个问题是个专业问题,之所以这样说,取决于我们戏曲本体。戏曲是唯美的、虚拟的、讲究意境氛围的艺术。有人说戏曲与影视是相背而驰的两种艺术形式,其实简单说就是虚拟与写实的关系。而我们的《名段欣赏》基础非常好,其特点就是采用虚与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虚与实的结合,这个问题在每次拍摄中都会遇到。不光要创新,还要保持原味精髓不变,我们就在光和景的布置上多下功夫。经典的唱段和表演已经固定成型,我们要通过镜头把它加工提升,利用现代的布光和景物,尽可能地营造一种新的画面和画质。我常常觉得戏曲就像一杯醇厚的米酒,古朴静美、优雅温婉,香飘四溢、若隐若现。所以,我理想中的画面是带着这种优美、醇香味道的。这样的画面,首先要让观众感受的是扑面而来的舒适、典雅,美轮美奂,而后再去听声音、听唱。比如我早期拍摄的京剧名家薛亚萍,唱段还是那些经典曲目,如《楚宫恨》《龙凤呈祥》等,而画面经过场景布置和灯光渲染,明显在观赏性上有大步提高。还有评剧名家王冠丽,当时也是为她拍摄了一系列片段,如《秦香莲》《珍珠衫》《打狗劝夫》等,场景布置得很古朴,写实与写意结合,远为虚,近为实,布景是大框架,道具布置很实,这样的手法相当于电视艺术片的拍摄;灯光上比较注重轮廓光的运用,如演员的头上装扮非常华丽、镶嵌玉翠的饰物,轮廓光很好地将这些饰物突显出来。

再就是镜头的运用。利用镜头特点,捕捉演员细腻表演。戏曲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这五种要素每一样都有一套细致规范的表演方法。舞台演出观众离得远,手、身、法、步都能够欣赏,唯有眼神很难捕捉细致,因此在这方面镜头就起了作用,眼神的微妙,在精心的拍摄手法中充分地展露出来了。

本刊记者:现在拍摄的《快乐戏园》与《名段欣赏》是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栏目,表演者一个是名家、大家,另一个可以说是戏曲表演者中的“新生儿”,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栏目中您们是怎么转型的?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名段欣赏》栏目剧照

《名段欣赏》栏目剧照

姜芳:2011年初,《名段欣赏》转换成《快乐戏园》,说实话,当时心里是很难过的,难舍难分。从拍摄名家经典,到拍摄儿童戏曲,落差挺大,尤其是多年来的拍摄已经使我与《名段欣赏》融为一体,开始剥离到《快乐戏园》,那种不适是挺痛苦的。当然这也是一次考验。努力适应新的栏目、新的形式,当时我们也花了心思,反复研讨如何拍好《快乐戏园》。孩子有孩子的特点,不同于名家,所以从此我心中的节目画面就由‘老酒’变成了‘饮料’,五花八门;风格由古朴静美、优雅温婉变成了欢快娱乐、童声稚气、活泼可爱。

  

《快乐戏园》“梅开朵朵,为民放歌”节目剧照

《快乐戏园》“梅开朵朵,为民放歌”节目剧照

记得我拍摄的第一期《快乐戏园》是在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单机拍摄,当时是三台单机,栏目定的是三个板块:“快乐我知道”、“快乐面对面”、“快乐我登台”。在中关村第一小学,我首次与这么小的演唱者接触。孩子们很热情,热闹得我都觉得头疼,有时场面会失控。还好,我想到了一个方法,答应为他们请来戏曲电影《红灯记》中铁梅的扮演者、京剧名家刘长瑜,并说谁要是再不好好拍摄,就不带他进刘长瑜老师讲座的课堂。孩子们欢呼雀跃,小眼神奕奕生辉,让我感受到孩子的天真与纯洁,当时拍摄了很多他们平时学戏的场面。回来的编辑也是大费功夫,总结起来还是前期准备不足,对孩子的心理把握不准。最终这期节目呈现出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突出了“快乐”二字,镜头中这些娃娃活泼可爱,感受到他们是在快乐地继承传统艺术。之后,我就渐渐开始自我融合,把《名段欣赏》的拍摄经验与《快乐戏园》拍摄结合起来。比如在孩子们演出时,为他们营造名家气场,使他们体会到一名真正演员的舞台感和演出的快乐。场景布置也是因地制宜,外景、内景轮流交换,以自然光为主;舞台布置也是保持现场感、晚会形式,突出流光溢彩。

本刊记者:无论是《名段欣赏》还是《快乐戏园》演唱会,我们看到这其中不只有国粹京剧,还有许多地方戏,很多是小剧种。那么在地方戏的选择上您们是怎么考虑的呢?是导演自己的喜爱还是一种责任感?

姜芳:说实话,选择地方戏,大部分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对一些较小的剧种,我们都格外疼爱,原因是觉得它们太需要保护和保留。在我的岗位上,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些小剧种,为它们出点力是我义不容辞的事。这不是唱高调,是真心的,因为我是一名戏曲人,一名戏曲电视工作者。

其实接触多了,你会发现小剧种很好听,每个剧种都有它成长的土壤,都有地域的特点。中华民族文化极其丰富,民间艺术可以说是一个时期的文明体现。今天,我们想尽我们所能,把有机会拍摄到的剧种保存下来,当它没有了适合的土壤而消亡时,后人能够通过这些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对它有个了解。比如我拍摄过的小剧种五音戏,是山东地区独有的汉族戏曲剧种,用地方方言演唱,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个剧种早年根据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唱法。后由于种种原因,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目前全国只剩下一个剧团,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的称号。这个“天下第一团”里就有两个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位是“二度梅”、五音戏名家霍俊萍,一位是年轻的演员吕凤琴。《名段欣赏》为霍俊萍拍摄了四期节目,主要选择的是她个人代表作,如《王小赶脚》、新编戏《腊八姐》、传统戏《赵美蓉观灯》《半把剪刀》等。《王小赶脚》是五音戏的保留剧目,霍俊萍当年来录像时已经近六十岁,扮演一个新婚回娘家的小媳妇。她的表演轻松活泼,语言打趣,表情丰富,极具地方特点,根本看不出演员的年纪。看到这些戏,我由衷地感叹戏剧的美妙,也感慨当年创演这些戏的前辈,能够把这些民间习俗和民间语言总结提炼加工,在舞台上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并传承下来,让后人对过去的时光有所了解,感受到历史,就像时光的留声机一样,真是功不可没。

本文作者(前)在《快乐戏园》拍摄现场导演

本文作者(前)在《快乐戏园》拍摄现场导演

再如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区古老的汉族歌舞小戏,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它的剧目取材于当地汉族民间生活,唱腔来源于汉族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圣谕调及端公调等,早年是专门在田间地头演出演唱的,极具民间色彩。当时我们选择了六七个小戏片段拍摄,有《包公照镜子》《灵牌迷》《郑板桥买缸》《嫁妈》等等,基本都是喜剧,特别好玩。尤其是《灵牌迷》讲述的是一对夫妻诙谐幽默的故事,里面还有木偶动作,有点像喜剧小品;《包公照镜子》也推翻了我脑海中包公一本正经的严肃形象,而是一个更生活化,更具百姓色彩的诙谐幽默、正直公正的包公。看到这些戏我常想,这些民间小戏是经过劳动人民千锤百炼后保留下来的,乡土气息那么浓烈,似乎可以闻到泥土的芬芳,这就是老百姓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戏。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些原生态的小剧种面临巨大的危机,我想,能把这些剧目保留下来,也算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吧。

本刊记者:我们看到《快乐戏园》大多都是现场拍摄、外景拍摄,摄影、布景和录音相对难度都较大,您们在拍摄的时候最困难的是什么?哪次是您印象最深的一次拍摄?

姜芳:说到《快乐戏园》的拍摄,我个人觉得最难的就是在节目的组织和维持秩序上。小朋友们年龄较小,他们有的刚刚六岁,还有的才四岁,不能够管理好自己,随心所欲的情况较多,所有行动都需要老师来配合。现场录音是最麻烦的,因为孩子总是会发出不同声音,影响拍摄。再一个就是节目的选拔,面对着这些孩子,只能以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很多节目从演唱标准水平看是有欠缺的,唱得不是那么好,但是很可爱,这就可以了。尤其是一组节目设定在一所学校拍摄的时候,删掉某个节目怕打击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选上吧又怕影响节目整体质量,所以还要做一些心理工作,跟孩子们多交流,以鼓励为主。

本文作者(中)在《快乐戏园》拍摄现场

本文作者(中)在《快乐戏园》拍摄现场

本文作者(右)在《名段欣赏》拍摄现场

本文作者(右)在《名段欣赏》拍摄现场

要说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拍摄,我觉得还是在鄂尔多斯的那次。节目设置有草原外景,有舞台演出,有学校操场、活动教室,还有成吉思汗陵。场景多,时间紧,摄制组基本上像在赛跑一样,拍完这边,组织学生们马上赶到另一个场地,马不停蹄。欣慰的是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也带来美好的享受,让我们在拍摄间隙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妙,至今难忘。

再就是今年拍摄的季度创新节目“梅开朵朵,为民放歌”系列节目。《快乐戏园》是从2013年开始改为每期一小时演唱会形式的。“梅开朵朵,为民放歌”系列节目于2014年年底开始拍摄,从只有一个创意概念到成型播出,大约三个月时间,为了保证在2015年春节期间连续四期播出,我们是加班加点地赶制。为了不影响节目进度,我一般都是白天与技术人员制作、构思、修改内容;在下班后,一个人再审看节目,找出不足,留下字条给技术人员,请他第二天一早再改,修改想法常常是满满的一两页纸;回到家已是半夜时分,连续三个多月,天天如此。一份耕耘必将换来一份收获,节目播出后,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观众给予热情的评价,最高收视率达到0.84%,在戏曲频道原创节目中名列前茅。

  

《快乐戏园》拍摄现场

《快乐戏园》拍摄现场

本刊记者:从《快乐戏园》拍摄现场的观众来看,从最早的老年人居多到现在的老中青三代的观众比例相差无几,是否表示我们戏曲爱好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

姜芳:是的,可以这么说。近些年戏曲节目观众呈现出一些新现象,就是年轻观众的增多。尤其是一些比较“热”的剧种,如京剧、越剧、评剧等,知名演员都有自己的粉丝团,而且挺庞大的,演出时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我想这也跟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建立有很大关系;同时我觉得这也得益于现代传媒手段的运用,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下载自己喜爱的唱段,找到想要了解的知识。所以从前的一些隐形观众,在补充了知识后,慢慢就接受了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因为他了解了,自然也不觉得晦涩难懂,而是关注到戏曲的美了;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要素,就是戏曲进校园对孩子们的熏陶和培训,让他们接触了戏曲,也带动了孩子周围的一些人。曾经有一位教戏曲课的老师说过,培养一个孩子接触戏曲,等于带动了至少四五个观众,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他们因此开始关注戏曲,从而喜欢上这门艺术。

本刊记者:在当下追求快节奏、速食文化的现代社会环境下,戏曲节目怎样实现与现代观众口味的结合,比如在内容与形态上要做哪些方面的调整,在这些问题上您都有哪些思考呢?

姜芳:我个人觉得古老的戏曲要实现与现代观众口味的结合,是否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条路是完全的新戏曲,一条路是完全的传统戏曲,都可以去尝试。完全传统戏曲,是一种坚守和传承,而新戏曲则是一种开拓和时尚。现在确有一部分有志之士在发展新戏曲,他们从戏曲的音乐、服装、化妆、表演等方面进行改革。这种新戏曲保留了部分老戏曲元素,更多地以时尚示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比较著名的歌手比赛也设计了戏曲环节,做得都不错。他们把戏曲唱腔音乐时尚化,用很好的编曲和配器来呈现不一样的传统唱腔,我很喜欢听,觉得很好。一些大的剧种也在尝试各方面的突破,比如越剧在这方面结合得比较好,既不是太保守,也不是现代得太离谱。上海越剧院排演的《甄嬛传》,题材很新,结合电视剧的影响力,抓住年轻人的心。另外还有一些新京剧唱段,如京剧演员储兰兰创作的《新霸王别姬》《我住长江头》等等,都还不错。

我喜欢古老戏曲的厚重感,一直觉得对这个艺术形式的拍摄,是需要精致的、唯美的,但是也可以尝试创新一些节目,这是因为我们戏曲节目的观众群分为两种,一种是多年培养的老年观众。这部分人喜欢的是原版,要听的和要看的就是从前的味道,不喜欢过于花哨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借戏曲之核,加以润色,突出经典,多挖掘一些观众不知道的台前幕后故事,尽量保持好的欣赏性,在画面上多下些功夫,突出“韵美”,把古典做到极致,这应该是我心目中戏曲节目的模样;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加入改良的戏曲节目。时尚的年轻人的戏曲表演,可以唱得不是太精道,只要好玩,再加上华丽的舞美、璀璨的灯光和炫彩的音乐,也会带动很多观众关注戏曲。

本刊记者:除了做栏目类的戏曲电视节目,有没有想过做一些有关于戏曲的《快乐戏园》拍摄现场工作人员与演员合影纪录片呢,比如关于戏曲文化与历史、戏曲人物等,从另外的侧面来普及戏曲知识、传播戏曲文化,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快乐戏园》拍摄现场工作人员与演员合影

《快乐戏园》拍摄现场工作人员与演员合影

姜芳:有这样的想法,做戏曲纪录片也是我未来的一个梦想吧,需要努力,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下。戏曲文化与历史都太厚重了,如果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记录这门艺术,会更立体、更全面, 这其实和记录经典剧目、唱段是一样重要的。说到这里,我想起上大学时,有一位梨园书店的老师,当时就建议我拍摄一些老艺术家的纪录片,还说:他们肚子里的玩意儿太多了,时间不等人。已经过去十几年,此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可惜没有真正地去实践,很遗憾。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多拍摄些有价值的艺术片,留住艺术家们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每一时刻。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