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集文献纪录片《新四军 1941》总导演李谊专访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6日 14:12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总导演 李谊

总导演 李谊

[导语] 由中央新影集团地理节目部承制的六集文献纪录片《新四军 1941》已于20158月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江苏卫视等媒体播出。该片通过影像、档案、访谈、再现等形式,以6集、每集30分钟的篇幅,回溯了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军部浴火重生,率领华中军民冲出危境、坚持敌后抗战的历史篇章。日前,该片总导演之一李谊接受了新影集团官网的专访,向观众介绍影片创作及拍摄情况,讲述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记者] 作为观众来说,看到本片时首先会产生一个疑问,片名为什么是《新四军 1941》?

[李谊]这个片名中的年份——1941年,是新四军发展史上一个特殊且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年初,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受到重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虽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但新四军指战员的抗战信念并没有动摇。不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四军军部于苏北盐城重建,全军扩编为7个师、1个独立旅,共计9万余人。新军部指挥各师团结人民艰苦奋战,粉碎了日军、伪军、顽军的夹击,建立巩固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战场的中流砥柱,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这样一个年份作为片名元素,实际上也就说明这部影片,不是新四军的通史,而是“断代史”。


[记者] 既然是“断代史”,那么在本片谋篇布局时,如何选材和取舍?

[李谊] 首先是年代界定,虽然题目是1941,但是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是有着前因后果的,不可能孤立地表现。因此早在策划阶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对新四军发展史上的大事件进行了梳理,再与军史专家和党史专家多次沟通,然后共同商定将叙述的起点放在1940年,因为正是这一年发生的很多事情,影响到皖南事变和新四军军部的重建;而时间的结点落在1942年初,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对于新四军军部重建后的工作——恰恰是1941年——进行了总结。

界定时间点后,接下来是素材的选取。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两位专家顾问,一位是军史顾问王晓建老师,他曾经参与多部军事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在取材和政治把关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新四军这部影片,他提出了一个创作理念——“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因为此前的同类主题纪录片中,往往以大量篇幅讲述国共之间的摩擦,忽视弱化了新四军对日伪军作战的重要内容。这样的表现有悖于真实的历史。因此本次创作中,王晓建老师首先帮助我们确定了一个原则——我们要讲述的是新四军抗战的故事,是敌后战场的故事,重点要表现新四军如何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消灭并牵制日伪军队的有生力量。这样的原则,就决定了素材的取舍和六集结构的确立。

大事件和结构确定后,每一集也要谋篇布局。在这个阶段,党史顾问刘小清老师做了大量工作,他将多年积累的关于新四军的文献资料提供给我们查阅,同时帮助我们梳理线索,挖掘细节。在他的帮助下,我们走访了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盐城下属各区县以及江苏其他地区的党史部门和新四军研究机构,在骨架基础上不断丰富内容。举个例子,在讲述华中鲁艺的段落中,片中设定了一个典型人物——贺绿汀。事实上,当年在华中鲁艺任教的老师都是文化名人,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典型人物。而片中之所以重点讲述贺绿汀的故事,在于党史专家曾经对于他来至华中鲁艺任教的经历做过专门考证,有细节有故事,更适合影视手段表现。


[记者] 说到故事,我们看之前你做选题阐述时,曾经提到本片创作的一个特点是“用文献讲故事”,对此能具体阐释一下吗?

[李谊] 这个说法我也没有做过考证,或许并不准确。但之所以这么提,基于两点考虑:首先,在接手这个题材时,我们就知道,关于新四军的历史文献,尤其是视频资料非常稀缺,与历史对位的画面基本没有。我们采访中了解到,1943年时,新四军曾经拍摄过一部反映部队建设与生活的影片,遗憾的是在解放战争中,素材拷贝全部遗失了。没有活动影像支撑,文献类纪录片就少了几分生动。那么我们可以找得到的文献是什么呢——照片、往来电报原文、领导人的工作总结。引用这样的文献史料,虽然关照了史实的真实性、准确性,但大量静态文献出现在一部纪录片中,往往削弱了影片的可视性。

因此本次创作在文献使用上,我们希望做出突破,变被动为主动。方法之一,是将冷静客观的历史文献与已然逝去但依然有着历史温度的人物故事相结合,并辅以口述历史,情景再现等手段,令观众在生动的讲述中,追寻历史的本源。正是在这种创作思路指导下,我们才会捕捉、放大类似贺绿汀奔赴华中鲁艺,陈克秋守护江淮银行金库金条等人物故事,因为这样的故事不是演绎,是经过考证具有文献价值的,同时大历史背景下的起伏跌宕的个人故事,能够进一步吸引受众。方法之二,是将稀少的视频影像资料用在刀刃上。本片中,作为完整段落出现的历史影像资料只有一段,那是1941年汪伪政权宣传机构拍摄的一部影片的片段,反映了日伪在江南地区开展清乡运动、粉饰太平的景象。这样一段文献资料,它的史料价值毋庸置疑,同时对于观众它充满了新鲜感,在影片伊始便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记者] 在片中,出现了十几位新四军老战士的采访,这些老人的讲述鲜活生动,显得弥足珍贵。但是,总览全片六集后我们发现,像这样口述历史的段落,在片中比例并不高,这是为什么呢?

[李谊] 其实在创作这部纪录片之初,考虑到文献史料的匮乏,导演组曾经确定下口述历史为主的风格与形式。前期采访展开后,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和南京的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以及各地党史部门帮助下,我们先后走访了十几位尚能清晰表述的新四军老战士,遗憾的是,他们虽然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但是个人经历与影片内容之间的交叉都很有限。此时我们也想方设法,希望反过来按照影片结构中罗列的历史事件去寻找当事人,然而事隔七十余年,当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大多已不在世,在这种情况下,口述历史只能成为本片的形式之一,无法像《我的抗战》等片一样,成为主要表现形式。即便如此,为了保存这些亲历者的故事,为将来的历史研究和纪录片制作存档,我们在拍摄采访时,还是记录了每一位新四军老战士的个人经历,希望作为口述历史,永久保存。与此同时,在成片中,我们也尽可能多的使用了老战士的口述,尤其是与主线故事密切相关的几位亲历者,如新军部重建大会的参与者陆锦荣、丁兆甲,华中鲁艺学员朱泽,江淮银行工作人员陈克秋,抗大五分校学员沈有竹,参加侏儒山战役的新四军五师战士马焰,曾经在三师师长黄克诚身边工作的朱鸿,新四军侦查员李春华等,这些老人年龄最小的也将近九十岁,但讲述起那段峥嵘岁月,他们依然激情澎湃,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制作这样一部纪录片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点击↑ 六集文献纪录片《新四军 1941》中央新影集团官网专题报道

点击↑ 六集纪录片《新四军 1941》中央新影集团官网专题报道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