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旺加与纪录电影《喜马拉雅天梯》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3日 16:24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摄影师扎西旺加

摄影师扎西旺加

中国首部拍摄西藏登山向导的纪录电影《喜马拉雅天梯》讲述的是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影片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把这称之为“天梯”,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

这部历时四年的力作由萧寒、梁君健两名资深纪录片导演联合执导,摄影团队的首席摄影师由中央新影集团藏族摄影师扎西旺加担任。

扎西旺加1983年参加工作,是中央新影集团在西藏的唯一一名常驻工作人员。他参与拍摄的纪录片和专题片共三十多部,其中包括电视纪录片《祝福西藏》《半个世纪的回响》《西藏五十年》《走进非洲》《郑和下西洋》《青藏铁路》《森林之歌》《天上西藏》等,以及纪录片《世纪大典》《布达拉宫》,2008年参加奥运官方电影的拍摄工作。

 

《喜马拉雅天梯》海报

《喜马拉雅天梯》海报

对《喜马拉雅天梯》,扎西旺加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强调,这部纪录电影应反映出更多的对西藏当下和未来的思考。同时,他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摄影建议,比如在珠峰上如何进行延时拍摄来提高整体的画面品质,如何选择拍摄对象来捕捉感人的故事?这都显示出一名老摄影师的丰富经验和敬业精神。

随着拍摄的展开,扎西旺加和他带领的摄影团队,不但通过和拍摄对象的积极互动以及对现场的主动捕捉,体现出了专业的影像工作水平,而且对影片主题思想的形成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自身就处在西藏从传统到现代历史巨变的社会语境中,藏族的创作者们对于本民族的当下和未来有着长期的思考,从而为影片能够抵达拍摄对象内心深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还提供了文化深描的可能性。

摄影师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既是现场导演,同时在技术上又是一个质检员。整个拍摄过程对摄影师的要求非常高,摄影师既要有现场的把控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同时在技术上不能容忍半点的差错,因为纪录片不可能再重拍一条,如果错过了那就真错过了。

纪录电影在器材设备上所考虑的要远远多于剧情片。关于摄影机的选择,作为摄影指导,扎西旺加首先要求摄影团队一定要保证画面的稳定性,虽然大部分是手持拍摄,但是一定要稳。拍摄时,摄制组把三脚架也带到了珠峰顶上。对于登峰拍摄,摄影师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求得非常严格,既要设备有较好的成像力,又要它非常轻便,其实这是矛盾的,那么在这方面就得做一些考察和权衡。通过便携性、成像质量、高海拔、低温环境等测试,摄影师们最终选择了佳能C系列,即以C500C300C1001DC为主要拍摄设备。

在镜头选择上,主要使用佳能的“大三元”:16-35 mm24-70 mm70-200 mm16-35mm用得更多一些,这款镜头有广角,在登山的时候,因为很贴近拍摄对象,使用它既能拍摄下全景,又能保证拍下中景。此外,还配备了一支800mm的定焦和佳能电影镜头。

《喜马拉雅天梯》的4K部分由C500+AJA记录仪完成拍摄,由于武装后的C500过于庞大,对于登山拍摄来说不容易灵活运用,所以主要用在拉萨登山学校和珠峰大本营及以下的部分。C300C100用得也相当多,基本从头跟到尾,而1DC主要用于逐格的拍摄,同时摄影组还用到了佳能XF3055D Mark2

扎西旺加认为,现在设备在不断地更新中,不仅能拍摄出优美的画质,还便于携带,这对摄影师来说是非常好的事。那么,摄影师在外拍时就要在画质和便携性两方面都做出考量。

除了要应对技术上的问题,在创作层面,摄制组还专门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培养了两位有登山经验的藏族摄影师进行高山拍摄。因为纪录片对摄影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捕捉能力,还要保证画面的优美;不仅构图好,用光也要好,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相比故事片的摄影师,纪录片的则更具挑战性,甚至需要更强的能力。拍故事片,可以通过监视器来看演员的走位,而纪录片完全靠的是摄影师自己。他既是现场导演,要对拍摄的素材有取舍,又要把画面拍摄得非常到位,所以这就要求摄影师有较高的水准。

在影像的后期处理时,扎西旺加跟调色师做了详细沟通。有些人常常一味追求画面呈暖调,而在扎西旺加看来色调要随着情节来变化,有暖有冷。如珠峰的画面应偏冷些,但到了学校——孩子们的家,就需要把色调处理得非常暖,而且暖中应有不同的成色。从学校出来,再向上往不同的高度走,又会恢复成冷调子,并逐步调节到一种极致。他对调色师提出了很多要求,像雪山,乍一看是白色的,但是在这个白色当中,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成色在里面,比如说海拔5000米我们看到的雪山和到6000米,到7000米,到8000米呈现出的色调是不一样的。要给观众带来越来越强烈的寒冷之感,冷调会逐次变深、增多,刚开始有些暖暖的,到最后就发展成极致的冷。所以,在白的成色当中,是要调出很多细节的,绝不是就白而白。雪山的阴影,也要有丰富的层次。这些在片中都实现了,并且通过处理表现得都非常到位。

 

《喜马拉雅天梯》摄制组

《喜马拉雅天梯》摄制组

这是一部几乎每一帧珠峰的美景都可以做成壁纸的纪录电影。有网友评价:“慢镜和广角镜头的华美运用,从宏观上一览无余地展现了喜马拉雅的气势和恢弘,延时摄影的精细足已看出团队的下功,怪不得总听那些爱好登山的大叔们说,喜马拉雅可以洗礼一个人。”……

 

(本文根据《纪录片摄影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沟通能力》一文整理)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