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中国的故事》1-4集导演手记
魏少波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7日 10:55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作为纪录片导演,一直的梦想是有机会拍一部大片。这个机会真的来了,2011年我接到了当任《长城,中国的故事》前四集导演的任务,这是一部真正的大片,共12集,每集50分钟。经过三年的拍摄制作,历经磨难,纪录片终于快要播出了。虽说是大部头的纪录片,但拍摄过程中遇到的人和故事不可能全都放到影片中,而有些事留给了我最深的印象。

为了拍摄历代长城遗址,我和摄制组驾车几乎走遍了中国北方的北部边境。

201211月的一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内蒙古的阴山脚下,一幅场景映入眼帘:夕阳下,秦长城遗址灰白的石头泛出金黄的光芒,一位老汉赶着雪白的羊群行走在长城脚下,羊群同样反射着金光,老汉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木棍前端有一个铁丝的叉子,老汉熟练地用叉子叉起地上的石头,准确地甩向羊群中的头羊,羊群跨过土坎,向远处的长城走去。不时地,老汉还甩响皮鞭,并发出高亢的吆喝声,声波在蜿蜒着秦长城的群山中传得很远……

这是多么经典的游牧民族放牧的场景!我和老汉攀谈起来,他说他叫张凤宽,不是蒙古族,是汉族,家就住在山下的黄水地村,上世纪60年代从山西迁到内蒙,政府分给土地,定居在此,后来生下一儿一女,如今儿女都已经在当地成家立业。黄水地村里有蒙古族,但很多居民都是从内地来的汉族,家里的壮劳力有出外打工的,也有在家种田的,这里适合种小麦、玉米、油葵、甜瓜等作物。像他这样年老的,就到山上放羊,农产品和羊群都是家里经济收入的来源。

我问张凤宽老汉,喜欢种田还是放羊,他笑笑说,哪样能挣钱就喜欢哪样。

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境内的小佘太镇,属于河套平原,两千多年前,这里曾经是匈奴人的领地。来此之前,我原以为这里是蒙古族的聚居地,但没想到中原的汉族也长期定居于此地了,而且农耕和游牧的生活方式都被采用。

出了河套平原,再往西就是河西走廊了。

在甘肃省敦煌市的汉长城遗址公园内拍摄时,我们遇到了河仓城遗址的管理员李金枝。那天正好有一个广东来拍图片的摄制组,他们带来了两个高大的外国女模特,身穿性感的服装,在河仓城的断垣残壁前摆弄着各种姿态。李金枝这时候非常紧张,一步不离地跟着他们,因为按照规定,游客是不能走下步行栈道的,模特和摄影师为了效果,不断地想靠近城墙,李金枝就执拗地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们劝回栈道。

我们也属于李金枝需要紧盯着的对象,但还好,没有模特,光拍空镜头,栈道上也能完成。我们的拍摄进行了两天,夜里就把帐篷搭在李金枝值班屋子的外面,工作之余就有了和她聊天的机会。她是汉族,敦煌市下属某县人,已经50多岁了。她告诉我们,汉长城遗址虽说是个公园,但远在距离敦煌市一百多公里的戈壁中,周围没有城镇,这里除了节假日、黄金周热闹些外,平时游客很少,但公园管理员必须上班,因此这样的工作年轻人是不太愿意干的。她年纪已经不小,孩子都工作了,为了减轻孩子负担,因此找了这样一份工作,每月的工资有两千多元呢。没有游客时,她只能成天面对着2000多年前的这些伟大军事设施,为了排遣寂寞,她还养了条小狗。

夜里我们要拍星空逐格,很多人几乎整宿没睡,也许是看到我们工作的辛苦,第二天天亮时,李金枝煮了小米粥,让我们到她的值班室里去喝,我们已经连吃几天方便面了,当时被感动得眼泪哗哗的。

2000多年前,河西走廊曾经是匈奴人的势力范围,汉匈战争时期,汉武帝把长城修到了这里,中原的汉人自此不断移居此地,这位李金枝也许是某位迁入此地的汉族的后代。

穿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的第一座城市是哈密,这里已经属于历史上的西域了。

201311月,长城的拍摄仍在进行,刚过哈密,路边就出现了一个叫“烟墩的地名,维族地区的地名直接使用了汉语。进入鄯善,又看到了一个名叫“汉墩坎村的地名,“汉”即汉人,“墩”即烽燧,“坎”指坎儿井,这是一个汉语和维语结合的地名。还有“汗都夏村”,“汗”即汉,“都”即墩,“夏”是维语城堡的意思,当年这里一定是个城堡和烽燧一体的地方。到了鄯善县,接待的同志介绍说,当地还有一个名叫“卡格托尔的村子,维语里,“托尔”是指烽火台,“卡格”是乌鸦,乌鸦筑巢的烽火台,说明烽燧的存在已经有年头了。长城在这里留下的印迹很清晰。

在鄯善,我们在夜市上认识了一位卖羊肉串的维族老汉,不仅他的羊肉串好吃,更绝的是他的烤鱼,同行的谢老师每天收工都要求去吃他的烤鱼。聊起来后了解到,他祖辈都居住在此地,家里有葡萄园,这个季节天已经开始冷了,他已经把架上的葡萄藤砍断,埋进土里,明年开春时,葡萄会重新长出新藤,开花结果。每年的11月后,葡萄园里就没有活了,他利用这段农闲时间卖羊肉串挣钱。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对我们说是政府带给了他幸福的生活。进新疆之前,很多人会说新疆的局势紧张,但这位维族老汉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安详与平和。

为了鄯善的拍摄,我们提前设计了一个场景:当地维族的老乡们,拿着手鼓和热瓦卜在烽燧下歌舞。歌舞的人群都已经找好了,但来到烽燧前发现不对了:烽燧座落在土丘上,周围没有民居或者葡萄架,人们为什么要到烽燧下歌舞呢?太牵强了,我决定舍弃这场戏的拍摄。当地的老乡对我说,看到土丘上距离烽燧不远处的那些砖房了吗?那是用来晾葡萄干的。每年910月份葡萄收获时,村民会把成堆的葡萄运到这里来风干,到时候不用组织,维族村民会因为丰收带来的喜悦,在晾房前载歌载舞,背景正是巨大的烽燧。多好的场景,只是今年的葡萄早已经收完,我们拍不到了,只能遗憾地离开。

过了鄯善再往西,摄制组到了伊犁境内,在察布查尔县,我们要拍摄一位会做响箭的老手艺人。老人名叫罗阿加吉,锡伯族,见到老人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老人话不多,我觉得可能因为是锡伯族,汉语不太好的原因。但当地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他的汉语很好,只是不爱说话,进一步的了解让我对老人肃然起敬。因为射箭和射击的本领超群,年轻时他被当地推荐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到北京参加全军运动会,取得过射箭第三名的成绩。全军运动会第三名,这是一位真真正正的神箭手!退伍后他回到了家乡,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如果不介绍,没人能想象出他曾经的辉煌。老人知道我们从北京来,而且拍摄关于长城的节目,很高兴,话也多了起来。他说做响箭的手艺和射箭的技术都是祖传的,因为锡伯族的祖先是鲜卑族,属于游牧和渔猎民族,生活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察布查尔县曾经组织人去东北寻找祖先生活的地方,到过嘎仙洞,那里是鲜卑族的起源地。

我告诉老人,长城摄制组专门去拍摄了嘎仙洞,在距离嘎仙洞不远的地方,有金人为了防御蒙古人而建造的金界壕,也叫金长城。老汉眼睛亮了,说他的祖先生活在东北,也许参加过金人和蒙古族的战争。老汉接着说,到了清代,锡伯族的一支从东北来到中国的最西北的伊犁戍守,在这里建造卡伦,防御外来的入侵者,卡伦就是防御城堡,和长城的关城一样。汉代并没有把烽燧并修建到伊犁,但清代的卡伦却在这里燃起了烽烟,戍守卡伦的不是满族和汉族,而是锡伯族,因为清代的中国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融合,善战的锡伯族被挑选来守卫重要的西北边防,罗阿加吉的祖先就这样世世代代留了下来,把这里当作了新的家园。

《长城,中国的故事》不仅体量巨大,而且要表达的主题也非常宏大:试图读解多民族今天多民族统一的中国是如何形成的。我一直不知如何去表达,我只是看到了小佘太的张凤宽、敦煌的李金枝、鄯善卖羊肉串的维族老汉、察布查尔的神箭手……或许他们只是最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千千万万的他们,组成了中国的大家庭。

 

(作者为《长城,中国的故事》导演,该节目获中央新影集团星花奖人文社会类系列片金奖)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