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抱诚守真,质朴呈现
林沛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3日 09:45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林沛

林沛

【导语】 再优秀的表演者也比不过革命领袖本人,再精致的道具也雕刻不出岁月的沉淀与痕迹,再生动的扮演也只能勾勒出轮廓而无法描绘那段历史的生动图景。真实的力量是最伟大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之际,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市场部副主任赵祎携团队借《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为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电影人的心意。作为唯一一部参加了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典礼的文献纪录电影,《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在盛典上进行了重点推介。这部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和制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记录了19351019日(到达陕北,结束长征)到1948323日(东渡黄河、离开陕北)期间中共中央在陕北、延安度过的十三年峥嵘岁月,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关键因素。影片以丰富的资料、质朴的镜头重返十三年历史的现场,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动人故事。

陕北、延安之于中国共产党、之于中国革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的“黄金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共同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的十三年。赵祎在创作散记中这样写道:“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我们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把握好“延安十三年”这段历史素材,创作出真正有意义且有新意的作品并不是一件易事。作品的圆满完成取决于主创团队的经验丰富、抱诚守真。

导演赵祎担任众多中央电视台栏目的编导,曾创作《小平您好》《长安街》《侯德昌》《中国绘画艺术》等大型文献纪录电影和纪录片作品。其中,《小平您好》《为了胜利》等作品获得过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在赵祎的带领下,这支创作团队在陕北延安这块带有传奇色彩的红色土地上追寻革命领袖、影视前辈的足迹,探求延安精神,以平实的影像风格、质朴的创作心态记录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征程。

《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线贯穿全片,记录了中共中央在延安这块黄土地上与中国人民一起历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这部内容精彩、风格质朴的作品的背后,是主创团队排除万险、历经苦难的砥砺追寻。

 

充实生动的历史故事

“延安”无疑是一个神圣的符号、一个严肃的话题,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怠慢。在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花费大量时间搜集了丰富的影像资料,也采用“挨家挨户询问”等“笨而有效的办法”找到了“延安十三年”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首先是认真对待,其次是灵活处理。在搜集到详实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主创团队将高大上的内容、干巴巴的资料转化为鲜活生动的历史故事。

从横向上来看,该片从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切入这段历史。丰富多样的历史故事既记录了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也包蕴了陕北人民的真切情谊;既见证了伟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诞生,也捕捉到了延安文艺工作的宝贵萌芽;既呈现了党和人民与敌人之间的艰苦斗争,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保持自身先进性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从纵向上来看,主创团队在深度剖析历史的基础上挖掘出历史之于现实的重要意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栩栩如生,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故事依次递进,思考逐层深入。《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讲述了身处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守与创新。其中,“反腐斗争”的故事,“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的故事都对于当代党员具有警示作用和启示意义。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主创团队坚持以人为镜,以史为镜,在讲述历史的同时挖掘出故事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正如赵祎所说,“每个历史都是有现实意义的,你都能看到今天的影子,而且其实很多东西也是发展到今天,有很多深刻的影响。”

 

切中肯綮的精神落点

丰富的素材是讲述故事的基础,理清脉络、找准精神落点则是讲好故事的关键。延安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符号;十三年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那么,何谓延安精神?主创团队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深刻思考,对延安精神进行了深入挖掘。“你可能知道很多的历史故事,但是你抓不到核心,那个魂。后来我们去找那个根和魂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就能牵着我们也到这里来寻找。”赵祎由衷感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陕北是根,延安是魂”。这句话给了创作团队很大的触动。在前采之时,摄制团队已经掌握了翔实的历史资料,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故事。然而创作者并不满足于简简单单的资料编织,而是试图丰满延安十三年这段历史的血肉;不满足于教科书式的历史重现,而是力求寻找到这块圣土的根基;不满足于仅仅以时间流转作为推进故事展开的唯一线索,而是捕捉到了暗藏在党的“黄金时代”背后的灵魂隐线。

“我们在黄士沟壑中穿行,翻过无数的岭,穿过数不清的沟。毛主席工作生活过的一口口窑洞,像点点星火串联起我们的行程。”在砥砺追寻之下,摄制组挖掘到了“为人民服务”这条精神主线。于党而言,“为人民服务”决不单单是一句口号;于创作者而言,这五个字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之根,也是这部作品的灵魂所在。在该片中,党与人民之间荣辱与共、鱼水相融的真切情感不是单薄的事实陈述,而是融入在故事之中获得了立体化的展现。例如,片中这样解读毛泽东在陕北唱的“空城计”——“毛泽东这个判断,是‘人民’使他心中有底。”在故事展开、情节推进的过程中,“人民”二字的分量清晰可见。

 

力求真实的影像重现

赵祎说:“我们的片子里没有用一个情景再现,没有任何扮演。”再优秀的表演者也比不过革命领袖本人,再精致的道具也雕刻不出岁月的沉淀与痕迹,再生动的扮演也只能勾勒出轮廓而无法描绘那段历史的生动图景。团队坚信真实的力量是最伟大的。影片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实的人物,所有镜头中的情景都是真实的情景。在这部由历代纪录片大家积累下来的影像资料编织而成的文献纪录该片中没有一丝一毫虚假的东西,镜头中浸透着历史的真实感和厚重感。

拒绝扮演与再现,但对于可以用镜头捕捉的情景,摄制团队的拍摄工作一丝不苟。“力求真实”的信条在拍摄这些镜头的过程中也得到鲜明的体现。赵祎带领着创作团队冒着大雪抢工期,攀爬在陡峭的山上拍雪山草地,习总书记强调的“工匠精神”在该片创作者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都是想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做一个好看的片子。”赵祎及团队为求真实而竭尽了全力。

 

主创团队的自我洗礼

延安十三年,中共中央不仅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也在经济建设、文艺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因而延安有大量有待发掘、可供讲述的故事,这段历史不仅关乎政治,也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摄制组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延安精神,更加精准地把握历史的脉搏,在搜集资料、影像素材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然而,为了使作品的脉络更加清晰、使作品的主旨更加突出,主创团队不得不删繁就简。从为毛主席做了三碗羊肉臊子面的老乡到重要会议的见证者,从最老的红军到小小解说员,主创团队寻找到了这些历史的亲历者、讲述者,最终却不得不删减掉部分人物的采访甚至去掉一些人物。主创团队大胆删减枝蔓,勾勒和突出了主干。

不仅敢于舍弃,更甘于舍弃。在延安,主创团队不仅寻到了政治上的根,还寻到了艺术上的根。延安对于摄制团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不仅中国红色革命的胜利在延安孕育,中国无产阶级文艺思想也在延安萌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视事业也从这里起步。主创团队身处影视行业内部,对这个行业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中国影视的发展也恰恰是能够贯穿延安十三年的一条很好的线。然而,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和自我否定,最终放弃了这条线。赵祎说,“我们这个行业在党的辉煌历史上,只是沧海中的一艘小船,我们不能过分地突出。”删减电视史的相关内容而着重展现革命史,是因为创作团队清楚地认识到,延安电视团等文艺作者前辈只是延安革命史的一部分。虽然在内容方面有详略取舍,但在精神方面,创作团队却保有双重的热情——因为这部作品既是对党的致敬,也是对电视前辈的致敬。

从这部纪录电影中,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也隐约可见中国文艺工作者走过的漫漫长路。在接受采访时,赵祎多次提及延安电视团前辈带给自己的触动:前辈们克服重重困难,利用过期的胶片和胶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除了历史价值之外,这些资料也是中国电视精神的承载,对于当代电视人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主创团队而言,《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创作过程不仅是对延安精神的探寻,也是对中国电视前辈的追随和对中国电视精神的传承。

 

 

(本文作者 《中国广播影视》记者,专注纪录片、电视节目研究与报道。)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