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耀黄土地
陈光忠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3日 14:31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陈光忠

陈光忠

延安情节

悠悠岁月已经染白了我的头发,但是延安电影团用胶片记录的延安时代的红色底片永不退色。

我虽然是退役的纪录片老兵,但对纪录片依然是有绵绵未了情。

我参与了新影集团制作的《砥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终于实现了我长久的追梦延安的夙愿。

有画面感的往事回味,历历在目,倍感亲切。

1948年,香港处于港英统治,我时年18岁,就读于一所爱国进步学校——香港培侨中学,那时学校里悄然传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和《延安颂》等歌曲。

我特别喜欢《延安颂》“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那优美抒情的曲调。在繁华城市的万家灯火中,我却神往被誉为“革命摇篮”、“革命圣地”和“革命灯塔”的延安。

1961年,我承担了编辑1942年吴印咸等同志拍摄的黑白资料片《南泥湾》的任务。由于当年洗印条件太差,有些画面留下了丝丝道痕。然而,当我第一次看到黄土地,看到120359旅的开荒生产的情景,我是被这用生命记录生命的激情和无比珍贵的文献价值深深地震撼了。

我多么希望能到这块神奇的土地走一趟!

1981年,我参加在西安为《莫让年华付水流》等影片颁发的金鸡奖后,大会组织我们去延安参观活动两天。

从西安到延安约七百多华里,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的陌生的黄土地和依山构筑的窑洞……当巍峨的宝塔山映入眼帘时,全车都沸腾起来了。同车的老同志笑谈着当年延安电影团的趣事,张建珍同志兴奋地说:“今天与我当年步行来延安的心情是一样的。”

翌晨,孟波等同志来到延河畔,用延河水洗了一把脸。

我看到钟惦棐、苏里、于敏、陈荒煤等同志在窑洞前唱起《延安颂》来,至今难忘钟惦棐厚厚的眼镜片上充盈着的泪光。

1982年,我拍摄《美的呼唤》纪录片,专访著名作家丁玲。她是我这个曾经的“文艺青年”心中的偶像和女神。丁玲的浪漫与革命、艰难与辉煌的一生,我非常钦佩。此时的丁玲已经老态龙钟。面对镜头,她坦然与微笑地把经历不公正的煎熬与磨难置于脑后。当她谈到是第一个从国统区去延安的作家时,充满着自豪感。她那双大眼睛顿时发光,依然散发出青春的魅力,美丽动人。从此,我反复思量为什么“老延安们”如此热爱和苦恋着延安岁月?那段岁月为什么如此深刻地烙印在他们的灵魂深处?

从中我也加深了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对这块黄土地出现的不灭的闪闪红星,出现的中国革命的奇迹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向往和兴趣。

时间转瞬到了2016年,我已经从小伙子变成了老头子。我欣然接受《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策划和创作任务。

惊回首,我对延安这个题材的等待一晃就是六十八年。我认真履行“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艺术指导角色。我同年轻的总导演赵祎及其团队反复探索影片的视角和表现方法,寻求文献片类型的艺术突破点。

1935年党中央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到1948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党中央对延安的发现是中国共产党希望之光的发现,充满着历史的偶然和必然的传奇色彩。

延安十三年,发生着许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感人故事,为纪录片提供了巨大的创作空间和无穷的灵感。

我要向中国纪录片的先驱者肃然致敬。感谢延安电影团,他们用生命纪录生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其珍贵的经典影像,成为这部作品具有独家、独特、独创的非凡意义和不可替代性的思想和艺术的特征。

我认为这是几代中国纪录片人共同精神接力的艺术实践。

 

感恩压力

赵祎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压力太大了”,有时甚至感到“扛不住”。面对重大题材的严苛把关和审查,她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可喜可贺的正是她的“压力”是对历史的敬畏,对作品在艺术表达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终于出色地交卷了。我的心头也放下了一块大石。

影片反映出赵祎及其团队的艰辛耕耘和执着的艺术追求。

1、力求摆脱文献纪录片的传统模式和刻板的时空构架,用镜头实事求是地叙述历史。影片不是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平铺直叙大事记,而是选择关键性的历史细节和人物活动的内在虚实结合和时空交接,赋予延安年代的情感诗意和哲理思考。

坚持用事实说话,不做主题先行和结论灌输,尊重受众的感情和联想。

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历史,可触摸人物心灵世界的作品。

2、影片真诚地表示了记录人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祝贺,但又不仅是停留在“配合型”的层面,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历史回望与重温。用光影唤醒历史、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地创造历史,走进当代,走向未来。影片真实地揭示:延安的十三年这个“黄金时代”,党中央是怎样在这块黄土地站稳脚跟,集结力量,由小变大,转弱为强地发展壮大的生命密码。

3、纪录片不是简单地、机械地、表面地去记录真实场景,而是像钻探机由表及里地钻探下去;对事物进行更新、更深、更实的剖析,是艺术个性的独到观察和发现,把生命的体验和情感渗透到作品之中。所以,《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创作团队充满激情地用镜头书写的既有史学品味又有文学品味的报告文学。

 

经典的力量

这部作品,让人为之动心、动情及动容,是经典镜头的“常看常新”的感觉。

毛泽东穿着打补丁的裤子在广场上动员群众、周恩来侧着身子手摇纺织车、朱德穿着用缴获敌人降落伞剪裁的背心、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抗大学生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做课堂笔记使用……

毛泽东亲自批示枪毙了十几岁参加红军,经历了井冈山斗争和长征,受过伤、立过功的抗大六大队队长黄克功。因为他逼婚未遂而枪杀了女学生刘茜。

毛泽东批准了对曾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肖玉璧处以死刑。因他在陕甘宁边区经济最困难的年头以功臣自居,走向堕落,成为贪污犯。

在延安,不论你职位多高,功劳多大,只要违法乱纪,侵犯群众利益,就是要把这些莠草拔掉!

当年,西方记者对延安的印象是“那里没有高高在上的长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当年,海外华侨陈嘉庚说,延安没有腐败的政府,俭朴成风。在这里我看到中国的希望。

当年,延安飘扬着抗日的大旗,一批又一批的爱国者和文化精英冲破封锁线,从国统区来到这块热土。

朴实的镜头,真实地展现了延安的召唤力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我顿时产生了联想:假如没有窑洞的灯光,哪有今天天安门城楼上的炫丽烟火?假如没有窑洞的小米加步枪,哪有今天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现代化国防力量的亮剑?假如没有陕北乡亲们的拥戴,哪有新中国的诞生和迈向伟大民族复兴之路的今天?

现实、历史、未来是相通的。

 

不忘初心、不忘传统

作为年轻的总导演赵祎,终于把这部力作扛下来!然而,任何一部优秀纪录片都是“遗憾的艺术”。我觉得在细节的开掘和表现上还不够充分。赵祎在团队必须贯彻她的思路和拍摄要求时,显得有些“温、良、恭、俭、让”。然而,我相信赵祎会在艺术实践不断的砥砺中成长和成熟,勇敢和坚强。

《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一部让人思绪难平的作品。它真实地呈现一个历史的亮点,一个时代经验的凝结,一个切合当今现实矛盾的警策、思考和灵魂的叩问。

时代不同了,物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怎么样?

习近平深情地说,他难忘在延安锻炼的那一段日子。人虽然离开了,但心永远留在这块黄土地上。他清醒地提出,我们党依然要警惕“周期率”的恶性循环,我们党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脱离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信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忧患意识,任何时候都要严格执行党纪国法,对“老虎”、“苍蝇”严惩不贷。

今日中国面临世界风云复杂而险恶的挑战,我们必须依靠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战而胜之,像当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一样,转战陕北“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

不忘初心,坚定理想,砥砺前行。

 

(本文作者:中国新闻社原社长、纪录片《砥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艺术顾问)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