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献纪录片的文献性
李辉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0日 09:58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编导:李辉

编导:李辉

一、何为文献纪录片

法国《电影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广义的文献纪录片的概念认为所有的纪录片都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中国传统纪录片承袭了前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将汇编性纪录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前苏联电影人埃瑟·苏勃在上世纪20年代确立了这种纪录片形式,此后在各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种观念被称为狭义的文献纪录片

“文献性”是文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说明该类纪录片在内容上大量运用的是文献资料,包括过去的影像、历史文物资料、老照片、文字记载和人物过去的口述访谈等。这些客观、真实、具体的文献多方位地揭示出历史过往的真实面貌、历史内在逻辑和社会发展的脉络。用影像记录的社会历程的演进,具有永恒的意义。

文献纪录片历来是中国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标志性的作品出现。在中国发展巨变的这几十年中,文献纪录片以宏大的视角记录了社会的巨变,在树立国家形象、传播思想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纪录片中最具中国特色的节目样式。

文献纪录片的对象多是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政治人物、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为主。常见的文献类纪录片分为政论类文献纪录片,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人文历史类文献纪录片,如拍摄奥运会、故宫、丝绸之路等民族历史文化特征的题材的纪录片;人物传记类文献纪录片这三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非常重视文献纪录片的宣传功能,20 世纪三十年代,延安电影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在战火中档案式地拍摄了大量影像素材,这些影像档案成为研究中共延安时期党史的重要凭证,它们也成为2016年中央新影集团推出六集文献纪录片《延安十三年》的重要影像基础。作者为第四集《力量之源》的编导,通过这篇文章来尝试解读如何理解和做到文献纪录片的文献性。

 

二、真实的力量——亲历者口述

第四集《力量之源》主要讲述延安时期通过1942年的整风运动,共产党人在思想上达到新的团结统一,凝聚力量、创造奇迹。对于延安整风运动,现在大多数年轻的观众也许只在课本中背诵过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历史已有的观点,还有些部分比较敏感。对于这样的主题,我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论点拎清楚——1942年整风运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然后把相关的论据做足,给予更多的内容补充,帮助观众扩大视野, 深化认识历史的程度,在这些内容当中,最有力的就是亲历者的口述。

口述历史的被采访者都是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的讲述很容易把观众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时光中,更具有真实感和历史的质感。制作《延安十三年》这部纪录片我们有一个独有的优势,2011年我部制作了十二集纪录片《我们在延安》,当时对延安进行了长达近三个月的拍摄,对当时能联系到的近90位延安的亲历者或亲历者亲属、后人进行了采访,这些丰富的资料积累,为《延安十三年》的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片中讲述整风运动的必要性时,要说明很多年轻人虽然人入了党但是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地入党这一概念,我们选择了三个亲历者描述当时自己的这一状态:有当时在安吴堡青训班学习的王丹一,那个时候胡乔木的夫人谷雨发展她入党,她居然拒绝了,理由是“到延安,真正的共产党在延安,是朱毛领导的工农红军。胡乔木很生气,说她不到黄河心不死,让她去吧”;有南洋归国华侨廖冰的女儿,讲述了妈妈自认为参加过赈灾、宣传抗日、游行后就是党员,但不被认可的委屈故事;有后来担任罗瑞卿秘书的王仲方讲述到延安后听指导员讲课,说他们离共产党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迷茫心情。这些内容真实可贵,让我们对这些老革命同志曾经的稚嫩忍俊不禁的同时,对于“入了党但是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地入党这一概念有了深刻的、生动的认识。

这些耄耋老人当年还在神采奕奕地讲述着他们的延安时光,但有很多人如今已经离世了,这些口述资料就显得越发珍贵,抢救性的拍摄口述资料也越来越重要。或许会有人质疑他们口述内容的真实性,但历史就是由每个人的记忆组成的。我们在本片中采用的是群像的方式,作为论据出现。

 

三、情景再现尺度的把握

当前,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情景再现得到了大多数纪录片导演的关注与运用。它是纪实作品中的一种创作手法,指的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扮演、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计,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或人物心理的一种制作技法。①这种创作手法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弥补纪录片资料不足、叙事单一、情节单调等缺点,给观众完整的讲述体验,赋予了时下历史题材纪录片崭新的内容和形象。

但是情景再现在文献纪录片中的使用一直颇受争议,因为真实性才是纪录片的生命。作者认为,随着人们对情景再现的不断探讨,文献纪录片中情景再现也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趋势就是由情景到情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处理,它是一种对气氛的营造,多是利用光影效果,前景和后景的配合,拍摄时通过对一些小景别的处理,对人物局部动作细节的放大,以及后期对画面质感色调的处理,达到一种特定的气氛和情绪。对照《我们在延安》和《延安十三年》的再现就可以明显感觉出这种变化,在文献纪录片中对再现的把握越来越克制。

如果一定要用再现的方式,首先要保证有焦点的道具的真实性,不能凭空捏造,一定要对照年代真实资料和参照真实图片来保证道具外形的相似,这样营造的气氛才真实有效,不会让观众因为再现哪个细节的失误而出戏。

文献纪录片的画面叙事往往是由历史影像和当下拍摄的影像共同完成。与历史影像真实再现不同,拍摄的画面是“有设计”“有寓意的”再现,更多的表现为对历史问题的再次解读。

在历史旧址、遗址,当地相似环境下拍摄的设计镜头有时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我们这六集纪录片中,讲述毛泽东在窑洞内奋笔疾书的段落多之又多,《毛泽东选集》14卷共收有158篇文章,有92篇写于延安的土窑洞里,占总数的58%还多。其中,在凤凰山麓,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在杨家岭写成的著作有《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在枣园写成的有《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关于重庆谈判》等都在我们片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带真实环境的拍摄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延安现在修复的窑洞现在基本长一个模样,除了书皮不同,如果在拍摄前能针对不同时期多设计一些元素,形式更多元一点就更好了。

意向性镜头的拍摄在文献纪录片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于那些理论性偏强、资料画面欠缺的纪录片,《力量之源》这一集,理论性就很强,很多解说内容就要靠这些意向性的画面通过剪辑来推进讲述。在编辑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强调要实事求是,并给那些抵触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人,画了一幅像。这一段内容时,照片、书皮、手稿已经都用过了,说的内容比较具体,我用的是一组《我们在延安》时拍摄的一组镜头,当时这组镜头是为《延安课桌》那集拍摄的意向性镜头,描述当时的延安,领导人经常在山卯上给大家讲课的内容,画面是山坡上一张斑驳的课桌,课桌上有一个搪瓷缸子,周围环境是夕阳、山上的苇草。这组意向性镜头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毛泽东讲话,苇草和课桌的关系镜头又能讲述毛泽东引用的对子。在表达通过整风运动,全党达到了新的团结和统一的时候,我用的是之前拍摄的一组镜头,画面内容为长条桌上一排整齐叠好的军装和后面墙上挂着的党旗的呼应关系,这组画面很贴切地表达了解说词的内容和情绪。以后这样的镜头要和摄影老师多沟通、多设计。

 

五、丰富的表现手段和对位的影像资料

文献纪录片中我们可以利用的文献资料的种类有:图书、文书、古迹、古物、模型、绘画、影像、历史文物资料、老照片、文字记载和人物过去的口述访谈等内容,随着人们视听习惯的改变,电视节目也要越来越直观和多样化。处理这些不同种类的文献资料,可以用组合的方式或是更科技感的方式来呈现;在这些种类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是数字的处理,数字在档案材料中是比较枯燥的,但我们可以挖掘不同时期的数字制作成图表作为片中的有力论据,有时觉得有些题材文献资料已经没有什么创新了,但“一部成功的电视文献纪录片,离不开其史料文献价值的开掘。”②文献纪录片要以诸多文献资料作为支撑来还原历史真实的状态,这些文献作为哦纪录片的创作载体,要有说服力,需要编导不断地深挖。

在表现手段丰富的同时,不能忘记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影像资料的准确性。在编辑纪录片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片中的镜头从别的成片中对照使用,但审查时却遇到很多麻烦,历史影像资料的使用已经出现了混乱的情况,同质画面地域不分、季节不分、年代不分,尤其是战争的画面,画面指向性不强,随意堆砌,严重损害了文献资料的史料价值,这成为文献纪录片在使用历史影像资料时比较常见的问题。我们第六集《向胜利出发》中就涉及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全国内战多个时期的战争画面,总导演和编导为了这些战争的画面准确真实,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在选用历史影像的时候,我们最大限度地保障资料的严谨和准确,对于那些经常被使用的似是而非的史料镜头,尽可能找到它的准确拍摄时间、地点,做到无一字无出处”。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献纪录片应有的珍贵文献价值。

 

六、立足当下,使人发现

文献纪录片多是主题先行,如今的表达方式与以往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强烈意识形态的直接灌输已成为过往,立足当下,细节入手成为文献纪录片的惯常手法。通过文献的正确使用,最终是要在讲述、解读历史的过程中感动现在的观众,让现在的观众主动发现一个他不了解的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关照历史就是关照现实,反映历史也就是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文献纪录片把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再解读,通过一种有机的组合呈现出来,其实质就是为当下服务,以史鉴今。在《力量之源》这集结尾,讲完了整风运动的重要意义,以一组现在的年轻人在宝塔山下宣誓入党的纪实镜头作为结尾,没有解说词,只有宣誓入党的同期声做了混响,目的就是要与今天勾连,说明当年整风运动的现实深远的意义。

为历史存真、为时代立传,就是文献纪录片与社会发展关系最好的解读。

 

 

①王娜 《视觉传播中的情景再现模式》[J],《当代电视》,2007年第8

②胡智锋 《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1月第1版 第134

③陈晓卿、李继锋、朱乐贤《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月,第2版,第404 

 

本文作者为中央新影集团历史节目部编导、《延安十三年》编导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