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建桥铆工——第四集《求索》导演手记
导演 何敏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5日 12:46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看完片子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我就想找到画面上这些人,问问他们: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为啥要这么工作?

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岁数比我大,1969年上映。三个月前第一次看到时,我很震撼,这是一群人在全力以赴地创造奇迹。而所有震撼中最吸引我的是一组画面:工人们在大桥钢架上抛接传递烧红的铆钉,然后快速插进钉孔,完成铆接。整套动作像杂技般惊险又流畅,虽然工人们配合默契,一看就知道是长期演练的结果,但还是忍不住为他们担心,万一失手怎么办?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什么呢?

50多年过去了,画面上这些工人还能找到吗?如果健在,他们中最年轻的也已是年届八十的老人。

我的搭档彭呈奡迅速联系了当年建桥的中铁大桥局集团二公司,出乎意料的是,一天之内,我们就有了重大突破。彭彭把画面截图发给了二公司宣传中心的王老师,随后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魏则玉,当年20出头,刚参加工作就进了铆工学习班,当了一名喂钉手,因为工作出色,性格开朗,后来又从生产一线到了管理岗位,退休前是二公司党委书记。虽然魏则玉本人没出现在画面里,但他一眼就认出了截图里的面孔,他们当年可是吃住在一起的工友,甚至连彼此的对象什么脾气都很清楚。大桥局的作风犹如当年,雷厉风行,几个小时后,王老师传来消息,所有工人的下落都已查到,其中几位依然健在。我们立刻联系到了铆枪手左大道和喂钉手张永兴的家人,决定从南京开始,寻访这些建桥的铆工。

好事多磨,台风利其马的突然到来让高铁临时取消。三天后的8月16日,摄制组终于前往南京,跟随魏则玉踏上了寻访之路。

前往左大道家的路上,张永兴的家人发来消息,因为太激动,张永兴身体有些不适,不能长途跋涉来如皋和大家汇合,但他很想见见老朋友,哪怕是视频里看看大家。我们有些庆幸:今天通讯的发达,能让几十年没见的老朋友完成心愿。

左大道在那部纪录片里让人印象深刻,接近20个出镜铆工中,只有他一个人给了两个镜头。纪录片导演王相武和两位摄影已经离世,我们猜测,当年这个25岁的小伙看上去健康帅气,那股认真投入的劲头打动了他们。

当年建南京长江大桥汇集了全国最好的铆工,完工后,工人们各自奔赴新的工地,左师傅接着参加建造了九江,芜湖等好几座长江大桥,一直待在一线,直到退休才回到老家如皋与老伴团聚。于是这一次的拍摄我们给左师傅准备了一个惊喜,没有透露魏则玉的到来。

工人铆接钢梁

当我们一路导航,摸索着找到左师傅家时,就有了片中的那一幕老友相见。跨过半个多世纪,当年的英俊小伙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们带着感慨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拍摄。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左师傅家忙作一团,不断有新老工友来相见,老哥俩兴致勃勃地和启东的张永兴师傅视频连线,大家一边看片子一边回忆当年的趣事:把猪圈旁的集体宿舍戏称朱家湾;铆工班的人嗓门都很大,因为铆接时噪音特别大,大家都得喊着说话;魏则玉当过足球队守门员,身手灵活,做了接钉手,但接钉要特别小心,掉下去就可能砸到下面钢架的人,而且还损失材料;左大道不仅是班组的颜值担当,因为身高一米八,所以当了铆枪手;最辛苦的是顶钉手,一个人蹲在钢架的夹缝里,密不透风,热得受不了……为了保证铆接的质量,这些当年的年轻人吃够了苦头,但当时的艰苦,如今说来却已是无穷的回味。我们记录着老人们的重逢时刻,很高兴因为我们的拍摄促成了一次难得的相聚,可能在今后的时光里,这会成为他们经常念叨的一幕。

魏则玉,左大道他们采用的铆接技术并非首创,但铆工们在工作中赋予这项技术个人的技巧以及高度的负责,这让他们焊接的钢梁承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整个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中,从设计师、工程师到普通工人,数以万计的人们投身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我们拍摄的魏则玉、左大道只是其中的两个代表,这段建桥经历给这些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或许就像左大道所说:别人一听说我是修过南京长江大桥的,立刻就感觉不一样了,好像特别受人尊重,我们自己也很骄傲。

今天,《在影像里重逢》播出了,感谢那些在拍摄中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更感谢当年参与拍摄的人们,是他们留下的珍贵影像,让我们有机会和历史重逢。

我还记得坐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时,魏则玉对孙女说:

“这个桥就是给你们这代人修的。”

我们愿用所有这些影像致敬那些投身祖国建设的人们。

谢谢你们的付出!谢谢你们的负责!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