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物和故事激活历史,与他们“在影像里重逢” ——专访总导演张力
刘白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6日 11:31 | 来源:广电时评 | 手机看新闻


透过珍贵的影像链接过往岁月,《在影像里重逢》围绕“大主题,小故事”的创作逻辑,在黑白与彩色的交汇中实现现实与历史的对话。

穿越过北京城,走过蜿蜒的公路,隐藏于山间的一座胶片库中沉睡着七十年乃至更长的历史。而在这间装满历史的库房里,近百部老胶片和旧影像成了一部新纪录片的“食材”。

在经过纪录片创作者的重新筛选和烹饪之后,这些旧影像中的历史画面、人物和故事又以崭新的面貌跃然于世人眼前。

2019年10月21日至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承制的五集纪录片《在影像里重逢》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作为央视纪录频道改版后“特别呈现”版块推出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在影像里重逢》用新的思维和视角,透过珍贵的影像开启与过往岁月的重逢,播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共鸣。

“每到重大历史节点之时,这些平时几乎被遗忘的影像资料都会成为主角。”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总编室主任,《在影像里重逢》总撰稿、总导演张力在接受广电时评ID:GDSP360)记者专访时提到,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对于新影集团来说已驾轻就熟,但要在不到3个月的制作周期中拍一部主题意义重大、形态新颖的文献片,同时还要拍得生动好看,有创新,把影像资料用精、用活,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按照正常的创作规律,5集、每集50分钟体量的纪录片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拍摄完成。”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总编室主任,《在影像里重逢》总撰稿、总导演 张力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总编室主任,《在影像里重逢》总撰稿、总导演 张力

在时间短、要求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且高质量完成一部主旋律电视纪录片?“我们必须要‘抢’时间。”这种紧张的节奏贯穿了整个创作过程。而在完成大部分制作任务的同时,这个纪录片团队也在三个月时间里实现了一次次新的探索和“重逢”。

“跑”出来的故事

作为一部以老胶片、老影像为基础的文献片,《在影像里重逢》的创作需要大量的影像素材。张力提到,中央新影集团的影视资料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料馆为该片创作提供了基础“素材库”。然而,如何把那些珍贵的影像罗列在一部大型纪录片中,在宏大主题下如何选取素材,选取哪些内容,要讲什么,由谁来讲……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

“我们首先放弃了宏大叙事,将创作目标锁定在‘民生’上。”基于这一核心落点,通过追梦、酬勤、拼搏、求索、造福五个关键词,创作团队首先筛选出近四十部老纪录电影和近年拍摄的优秀电视纪录片,其中既有社会发展的代表性,又有真实感人的故事。

除了要在大量文献影像中筛选出符合主题的素材,更考验团队的创作难点还在于如何在已有内容中挖掘出有趣而有价值的故事。“‘讲故事’是纪录片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选故事到搭建故事结构,再到讲好一个故事,关键在于抓好其中的‘人’和选取的片子是不是能把最生动的故事讲出来。”张力认为,解决了这两个基本要素,才能再去探讨故事到底怎么讲的问题。

单纯靠旧影像和历史事件去讲述已有的故事,难免会令观众视觉疲劳。“历史影像资料不是简单堆砌,而是在现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解读,让老资料出新意。”在张力看来,所有的过往都是今天的起点。秉承这样的理念,《在影像里重逢》的创作核心就集中到对历史影像的重新解读上。

如何重新解读和创新?经过反复讨论,团队最终决定从与影像相关的“人”着手,通过“寻访”把他们与影像之间的故事拍摄出来。

“搜索”影像资料的同时,五个摄制组几乎同步行动起来,紧锣密鼓的“寻访”也开始了。

片中,陈伟鸿、秦方、王玲玲三位“重访人”的设定打破了传统纪录片中主持人/串讲人的定位。从去到胶片库“跑”胶片,到电影放映间观看影像,再到寻访的街头巷尾,重访人带领观众在一个个不同的年代和场景间穿梭,串联与贯穿整个内容,把更多历史和故事拉到了观众眼前。

 

透过影像与历史“对话”

1949年的纪录片《新中国诞生》为引,《在影像里重逢》透过《解放了的中国》《伟大的土地革命》《说凤阳》《第一辆汽车》《莫让年华付水流》《筑梦路上》等三十余部纪录片片段,呈现了七十年来一个个小人物为了梦想而奋斗的故事。跟随影像追忆历史,在黑白与彩色的交汇中实现现实与历史的对话,透过寻访人的解读、嘉宾的讲述与故事,过往的岁月扑面而来。

“重逢”是《在影像里重逢》的关键词,即当下与历史的深度“对话”与交融。如何实现“重逢”?

张力介绍,立足当下,从不同视角重新解读历史影像,《在影像里重逢》中既包含当代人对过往的追寻,也有历史影像人物的再寻访。在“重访人”的串联下,不同时期影像故事也有机地连接起来,让观众得以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与呼应中感受新中国70年的变化与发展。而一次次“重逢”中,也饱含着众多与祖国共命运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在梳理七十年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和奋斗历程的同时,《在影像里重逢》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呈现了众多生动的时空对话故事。如《追梦》一集中,《莫让年华付水流》中的主角邵丹已经从热爱音乐的年轻姑娘变成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面对镜头,她讲述着自己一路走来的新故事;而当年该片的导演陈光忠、录音师杜守印、灯光师梁双月也从幕后走到前台,讲述当年拍摄缘由和趣闻。

从阮荷珍成为新中国第一批14名女飞行员之一到“妇女能顶半边天”之后新时代女性发自内心的觉醒;从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杯冠军到今年国庆前夕获得第五个世界杯之冠;从1956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台“全明星”阵容联欢会到如今走过36年的春晚……镜头在银幕前后、历史与现实之间转换跳跃,穿越影像,新的故事也在层层递进中不断生发而出。

在展示老资料之余,寻访与解读的拍摄方式大大增加了创作难度。张力提到,“原本以为踏破铁鞋难以寻觅的故人往事,居然纷纷涌现出来,其中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如《在影像里重逢》首集以“追梦”开篇,围绕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梦想展开。这也意味着摄制组采访的嘉宾大多数在70岁以上,甚至有一些故事主角已是9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类似的情况给前期寻访带来很大的困难,但众多意外和巧合也成为节目的亮点。

“世间最好的相遇,就是久别重逢。”如首集《追梦》导演许蕊所说,当这些新中国同龄人和见证者们将年轻时历经磨难和勇敢追梦的故事娓娓道来,当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与自己的旧日影像重逢,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对望,这样的情景,除了热泪盈眶,更充满力量。

“重逢”中激活影像的新价值

1949年至今,新中国走过了七十年的光辉岁月,每一段历程的生动影像都成为最珍贵的档案:开国大典上人民当家作主的笑脸,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时老司机们的喜悦,林县人民历时十年开凿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拼搏,女排夺冠时的举国欢腾……从老影像里挖掘历史,连接现实,实现时空对话,这些珍贵的纪实影像成为《在影像里重逢》的创意来源与核心内容。

张力介绍,《在影像里重逢》中的寻访对象不仅有来自老胶片、老影像中的人物和故事,也有当年这些影像的拍摄者——中国纪录片人用摄影机记录着新中国70年变化与发展足迹。

将历史影像与现实寻访相结合,该片不仅揭秘了众多老纪录片的幕后故事,也勾起了众多追梦的美好回忆。

把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拍到纪录片中,刘效礼创作出的《说凤阳》为历史留下珍贵的影像。第一个把改革开放后普通年轻人的豆蔻年华拍成纪录片的陈光忠,用一部《莫让年华付水流》展现出一代青年努力奋斗的新风貌,也让许多青年人振作精神,重拾梦想。而当年还是复旦大学学生的潘星因为观看《莫让年华付水流》受到感染,走上纪录片之路,成为陈光忠的同事。一代代纪录片人用青春、梦想和激情,把这些“重逢”定格在光影中。他们记录着历史,更参与着历史。

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荣誉会长、纪录片《说凤阳》导演刘效礼看来,《在影像里重逢》是一部很有味道,很有意义的片子,“这个片子既是一部共和国的奋斗发展史,也是纪录片人的一种奋斗的体现”。

如今,纪录片人依然用镜头和影像记录着当下社会现象以及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而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纪录片生产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央新影集团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主题主线宣传中也从未缺席。

张力提到,在宏大主题之下,中央新影集团近年来也在力求做更多小切口、小视角,关注民生、关注基层、关注普通人的内容,即“大主题,小故事”的创作模式。《在影像里重逢》便是创新主旋律题材形式和表达的一次新尝试。“让主旋律的内容更好看、更有特性、更符合当下纪录片的发展趋势。在宏大主题内核表达下,我们也要看到,真正能够感动观众的都是这些具象、微小的故事。”

据介绍,未来,围绕“大主题,小故事”的逻辑,包括《承诺》《留法百年》《数字时代》等十余部重大题材作品和选题已在中央新影集团的谋划和布局之中。张力认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的一个模式就是‘案例化’,一定要用丰富的故事、案例、人物、事件来解构片子,不要单纯去‘宣传’大主题和喊口号,‘讲好故事’才是关键和核心。”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