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集纪录片《屯垦天山下》
5月17日-5月21日CCTV-4《国家记忆》20:00播出
央视频APP每日17:00全网首发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8日 11:11 | 来源:CCTV国家记忆 | 手机看新闻


第四集 《五彩原野》   >>>点击观看视频

今天

兵团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300万亩

兵团棉花总产超过200万吨

占全国棉花总产的六分之一

兵团棉花平均每年出口约30万吨

占到全国棉花出口总数的50%

从传统意义上的不适合种棉

到现在如珍珠白玉般装点边疆大地

兵团人是如何突破层层艰难险阻

才让新疆棉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名片?

打破不种棉传统研制的新疆棉

1950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进入准噶尔盆地玛纳斯垦区。

在玛纳斯河流域,战士们在一个名叫小拐的地方播种。

年轻的战士们播种第一季小麦的时候,就在一块三亩大小的生荒地播种了棉花。当年秋天,部队实现了粮食自给,三亩棉花地收获了100多公斤棉花。

小拐的第一块棉花地,给了驻疆官兵无限希望。

小拐的这三亩棉花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收成不多,兵团人却通过这三亩棉花的试种,发现了改变中国棉花种植史的可能。

棉花原产地是亚热带地区的埃及、印度。棉花种植的一个传统说法是:北纬44度以北不种棉,这是因为短于200天的棉花可能因霜冻无法成熟。

但玛纳斯河流域处于北纬42度到44度之间,这里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积聚养分。

1950年年底,出于新中国发展战略的需要,王震亲自主持制订生产建设计划,要求推广小拐地区的植棉经验,扩大北疆的棉花试种面积。棉花的生产被放在仅次于粮食生产的重要位置。

纺织工业素有“母亲工业”之称。

新中国成立之初,棉花自给率还不到40%。西方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及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人对于棉花的需求增加。

而在当时,全国五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年的棉布消费量仅有两米左右。

1953年春节刚过,新疆军区请来了苏联植棉专家迪托夫教授,他们与教授签订了在玛纳斯河流域种植两万亩棉花并保证亩产籽棉200斤的合同。

王震负责组织领导,迪托夫教授负责技术指导。这标志着一场旨在扩大新疆全军区棉花种植规模的战役正式打响。

1953年,兵团的屯垦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玛纳斯河流域团场的棉花也获得了大丰收,20000多亩的棉花地,平均亩产达到206斤,超过原定生产目标六斤。

同年,一个更为宏伟的目标出现在兵团人的计划中。由王震从苏联带回来的一小包棉花种子,被转交给刚满30岁的年轻人陈顺理。他接受的任务,是利用这一包种子在新疆培育出更优良的棉花品种——长绒棉。

长绒棉因纤维柔长、品质优良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是纺织高档棉纺织品的重要原料。当时只有埃及、美国少数国家能够种植。由于长绒棉在军工领域用途广泛,西方在这方面对中国封锁严密。

种长绒棉,中国没有现成的路走,只能大田育种。

学习遗传育种的陈顺理在500亩的条田里一株一株找那些变异株。这是大海捞针的细活苦活。从棉田出苗到收回棉花,陈顺理一天只吃几个馍馍喝一壶水。

1955年,在接到长绒棉种子两年之后,以陈顺理为首的研究者的试验取得了成功。

由于长绒棉育种开基始祖的贡献,陈顺理被称为“长绒棉之父”。

世界四大薰衣草产地之一

六月的伊犁河谷,这一片片亮眼的蓝紫色就是薰衣草。

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是多年生耐寒花卉。自古广泛用于医疗,在罗马时代就已是相当普遍的香草,因其功效最多,被称为“香草之后”。

20世纪60年代,中国生产日用化妆品所需要的薰衣草香料全靠进口,为了摆脱对进口的依赖,国家选定了新疆等几个省份试种薰衣草,新疆的试种地就设在伊犁河谷。这里的纬度与薰衣草种植圣地法国普罗旺斯一致。

1963年9月,伴随着支援边疆的热潮,刚刚从上海轻工业学校香料专业毕业的徐春棠,从遥远的黄浦江来到新疆兵团第4师65团。第二年,他接受了一个国家课题:试种薰衣草。

当时,他的试种面积只有几平方米。他没有经验,也没有同伴,甚至连他自己也从来没有见过薰衣草到底长什么样。只有拿着放大镜对照图片,才能区分薰衣草发出的芽和周围长出的杂草。

1971年,经过七年的试种,徐春棠最终成功培育出了适合于伊犁河谷气候条件的薰衣草品种。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与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俄罗斯的高加索等地区并列的世界四大薰衣草产地之一。

兵团人用执着的坚守

辛勤的忙碌

灵动的智慧

换来了广漠边疆的五彩馈赠!


 第一集 《穿越沙海》

 第二集 《戈壁巾帼》

 第三集 《边关万里》

 第五集 《寻梦城市》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