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奋斗吧 中华儿女》导演侯克明:
带观众走进历史长河,感受现场之震撼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1日 14:04 | 来源:中国电影报 | 手机看新闻
2019年,唐国强、刘劲、张国立、雷佳、胡歌、郎朗、佟丽娅、朱亚文、姚晨、黄轩、张杰、阿云嘎等数百位来自影视、音乐、舞蹈领域的艺术家与数千名演员共同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场表现各族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大型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
2021年,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以舞台表演与历史影像资料、电影特效相融合的形式,首次以4K形式将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搬上电影银幕。
6月7日,电影版《奋斗吧 中华儿女》正式上映。首映之际,影片导演侯克明接受本报专访,揭秘这部4K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的拍摄始末。
侯克明介绍,影片拍摄时,力求在技术与艺术上谋求创新,采用了中国影史上少见的8台8K摄影机同时拍摄,启动了近千人的特效修复团队,同时针对舞蹈史诗的特殊性,在声音技术上采用5.1环绕声制作,观众在影厅观影时仿佛置身于当年《奋斗吧 中华儿女》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现场,而片中的一些首次银幕公开的历史纪实影像,又会将观众带进历史长河,令人感受到中华崛起之力量。
8台8K摄影机同时拍摄
四十多年前,新中国成立后首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东方红》登陆银幕,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在此后的岁月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相继被拍成电影。
相较前几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奋斗吧 中华儿女》的拍摄颇具创新精神。拍摄现场,共有8台8K摄影机同时工作,即使在电影史上,这种拍摄方式也十分少见。而上马如此“隆重”的拍摄技术,其实是为了短时间内从多机位、多角度保质保量完整记录演出现场。
侯克明回忆,约有数千位演员参与了《奋斗吧 中华儿女》的舞台演出,排演时间太紧,没有给电影拍摄留出充裕的时间,摄制组必须要在排练和预演的过程中将演出拍摄下来,对他而言,这是个极大的挑战。“几乎就是,演员们排练好一部分,我们就马上拍一部分”,用侯克明的话说,“电影的拍摄几乎是插在演出的空当完成的”。
8台8K摄影机超大规模的拍摄,为影片获得丰富的素材,光是拍摄素材量,就有约100T的数据量,从这海量的素材中挑选出的镜头,可谓万里挑一。
除了采用最新的拍摄技术,为了提升影片的音乐表现力,摄制组在声音制作时,特意采用了5.1环绕声以还原交响乐队伴奏和演员演唱的现场效果。
通过专业的声音处理,最终观众在影院中观影时,能够体会到像在人民大会堂观看现场演出时的震撼。这也正是侯克明的拍摄初衷,“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观众带进人民大会堂的现场,让观众身临其境,观看这台演出,感受到演出现场的震撼”。
舞台演出与纪录片的交响诗
除了先进的拍摄技术支持,电影《奋斗吧 中华儿女》在艺术创作上也在寻求创新。
电影中,不仅记录了整场音乐舞蹈史诗的演出,还加入了不少纪实的历史影像资料,其中许多是首次在大银幕上公开放映。
侯克明透露,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有的来自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的片库,有的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料库。电影《奋斗吧 中华儿女》将历史瞬间与舞台表演融合,让舞台表演与歌唱、舞蹈、纪录片在电影中交织,最终为观众呈现出了一部舞台演出与纪录片的交响诗。
在这些影像中,观众能够看到诸如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战地摄影师扛着摄影机,冲到前线拍回来的真实影像;也能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后等各时期的影像资料。为了让这些历史影像与观众见面,五名资料员加入到了对历史资料的遴选、修改,近千人次的特效修复团队进行修复和特效处理。
在侯克明看来,历史影像丰富了音乐舞蹈史诗的叙事,增加影片表现力的同时,也让观众对党的百年历史有了深入而形象的认识,“《奋斗吧 中华儿女》不仅仅是一台音乐舞蹈表演的记录,也是对中国革命史的一次回顾,对党的百年辉煌的一次回顾。希望大家通过影片更加了解历史,也更加热爱今天的生活。”
(转自2021年6月9日《中国电影报》第7版特别策划·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