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集纪录片《新西行漫记》导演手记
《新西行笔记之二》
第三集、第四集导演 张玮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4日 16:29 |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手机看新闻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八十多年来,长征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激发出无穷尽的精神力量,也对许多外国人产生着强大的吸引力。世界范围内对长征的报道和研究层出不穷,不同国家、民族和年龄的人出现在红军曾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上,他们走近这段历史的同时,这段历史也在融入世界。  

而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与此同时,更多外国学者的研究把八十多年前的长征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联系了起来,试图解读长征及长征精神对中国今天与未来发展的影响。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新长征,与几十年前的长征同样艰巨,它很可能成为当代伟大的社会和政治试验”。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正在经历的“新长征”同样充满魅力与奇迹,也应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所看到。     

我们所拍摄的《新西行漫记》正是希望通过三位来自不同国家从事不同职业的外籍主持人,亲身体验一段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旅途,从而理解为什么长征,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甚至对于未来,都可以被称作奇迹,又是什么引领着中国人为之不懈的努力和无悔付出。

贵州、四川,作为红军长征途中发生重大事件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两个省份,在策划阶段,选择故事不是难点,困扰我们的是如何取舍?什么主题才最能体现今天贵州与四川所正在经历的改变?

作为全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其中有73%为喀斯特地貌,高海拔和崎岖山路使贵州成为外界一直很难进入的地区直到2014年末,贵广高速铁路正式运营,才使贵州从此告别了偏远闭塞。

2016年7月,美国CNN以《绝美贵州:中国最容易被忽视的地区》为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贵州的迷人风景,它的美才被世界所关注。

正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贵州成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然而,令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奇迹就在这样一个曾经与世隔绝的地方发生了:贵州连续三年GDP增速领跑全中国,它究竟是如何实现“脱胎换骨”的逆袭?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也终于找到了贵州这一集的主题——《生活在“云端”》。

今天的贵州,真的是一个建在“云端”的地区,一座座真实和虚拟的桥梁让贵州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如果你在网络上搜索“贵州桥梁”,一定会被所看到的独一无二且精美绝伦的图片所震撼,因为它们就曾经惊艳了摄制组的每一个人。在这个几乎没有平地,都是高山峡谷的的地方,修建大桥,难度可想而知。根据近十年的数据显示,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80多座在中国,而贵州就有40多座,所以被称为“桥梁博物馆”,是它们让贵州人终于走出了大山。而更重要是一座座我们看不到的虚拟桥梁,它们是由大数据、互联网为贵州装上的加速器,它们搭建起贵州通往未来的云上世界,让无论居住在多么偏远的贵州人,都可以体验在云端的生活,从而创造出令所有人惊叹的奇迹。

在第三集中,来自哥伦比亚的高飞,与居住在黔东南锦屏县大山中质朴热情的苗族村民一起庆祝一年中插秧时节的到来,还成为背篓医生中的一员,为村民们上门诊病,他惊叹于如此偏远的山区却拥有一个专业的远程医疗大数据平台,村民们还可以与北京的医疗专家实时连线,所有的医疗数据通过专家们的科学分析,在未来有可能实现全民健康这一终极理想。

在这一集中,我们会看到,大数据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医疗大数据,贵州人每天离不了的辣椒如今也是通过辣椒云平台实现了远程种植与销售。从不吃辣的高飞,在贵州遵义第一次品尝了人生中最多种类的辣椒,而最尴尬和搞笑的情节也发生在那里。

被辣椒呛得眼睛都睁不开的高飞,在贵州的麻羊基地又成了捉羊能手,利索的身手让摄影师都啧啧称赞。这里的每一只羊都有明确的身份信息,家族关系和成长经历都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一目了然。

相比于贵州,第四集“四川”部分的故事更加难以取舍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期间在四川境内转战一年零八个月,有69个县(区)留下了红军将士的足迹。赤水河边金沙江畔雪山草地藏区彝区……无不铭刻着红军辗转奋进的身影。会理、大渡河、两河口、毛儿盖……无不记录着红军的伟大抉择。

我们前期采访几乎走遍了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重要事件发生地,每个地方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今天的变化都非常值得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是节目时长有限,我们必须有所取舍。

四川是红军长征中经历自然条件最恶劣、战役战斗众多的地区,爬雪山过草地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不仅如此,四川还是红军开展民族工作成效最显著的地区,四川各族群众给予红军最大的支持,近十万各族群众加入红军队伍,推动了革命走向胜利。这两点最终构成了第四集的主题——《穿过极限之地》,而生活在极限之地、曾经帮助过红军的少数民族同胞后代们,今天过着怎样的生活,成为了这一集的主要故事点。

来自哥伦比亚长的高飞,已经在中国居住了许多年,他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来到四川凉山,他觉得环境与哥伦比亚近似,十分亲切,而且他还兴奋地发现彝族村民们编织的花纹和自己家乡的图案极其相似。

现在已经成为网红旅游地的悬崖村,2556节台阶,让曾经参加过铁人三项比赛的高飞也望而却步。悬崖村村民们移民搬迁的新社区,堪比中国一线城市的配套和服务,同样让高飞感到震撼,他说自己的家乡哥伦比亚也有着丰富的资源,但许多百姓还过着贫困的生活,他发自内心的希望中国因地制宜的脱贫方法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

翻越夹金山,无论对于当年的红军战士还是对于我们的这次拍摄,都是最难忘的经历。高海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挑战。八十多年前,因为马文礼的父亲带路,红军成功翻越夹金山。今天,听说我们要拍摄这段历史,70多岁的马文礼亲自带我们前往他的老家马叔叔身体不好,女儿一路陪伴他坚持带领摄制组来到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上山的途中气候多变,雨、雪、大雾交替,马叔叔讲述的故事让我们一次次感动,完全忽略了夹金山顶的风雪与寒冷。

四姑娘山段落是本集的重点。为了抓住好天气的窗口期,整个摄制组没有休息调整,抵达的第二天就开始了登雪山段落的拍摄。第一次攀登雪山对于高飞来说是一次挑战,虽然有优良的装备和登山队的保障,但意外还是接连发生。为了更好地让高飞可以体验当年红军战士翻越雪山的场景,登山队长为高飞准备了意外的礼物。

对于摄制组的摄影师和录音师来说,从贵州到四川,服装从短袖到羽绒服,拍摄攀登雪山,大家的装备并不专业,摄影师的鞋和裤子里灌满了雪,录音师的手已经冻僵,还有当时已经高反严重,嘴唇发紫的导演毕龙君,但大家没有一个人说不行要休息,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的保证拍摄。拍摄结束的当天晚上,所有人都倒下了,严重的高反,头疼发烧,似乎一整天都是被一种精气神支撑着。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样的坚持是曾经每一位走过长征的红军战士们每一天都在经历的,而我们的经历无法与红军前辈们相提并论,只能说这份工作让我们可以更加近距离地理解什么是长征精神。

翻过大雪山,并不意味着艰苦行军的结束,迎接红军的是难以逾越的茫茫大草地,它是比雪山更为残酷的生命禁区。在这里我见到了一位红军后代谢供产,他的父亲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无法跟上大部队,从此便留在了这里。他为我们讲述了父亲所亲身经历的红军过草地的故事,说到壮烈的场景,无论是镜头前的谢叔叔和高飞,还是镜头后的我们都不禁落泪。

所幸,红军战士们的牺牲与求索换来了今天的安宁与祥和。被称为云端天堂的若尔盖草原美景,自由奔跑的牦牛,热情奔放的藏族同胞,尤其是孩子们美丽灿烂的笑容,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也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此次西行的意义所在——发现并告诉大家,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究竟从何而来。

 

中央新影集团
官方网站

扫一扫
立即关注

关注新媒体

最新资讯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分享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