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看官网手机版

纪录片《院士下田记》(第二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三农群英汇》栏目播出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 2023年09月18日 16:11
中央新影集团 | 2023年09月18日 16:1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承制的系列纪录片《院士下田记》(第二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三农群英汇》栏目9月16至20日播出。这是国内首部全景展现农业科研领域院士工作的群像作品。

系列纪录片以纪实态方式,揭秘农业院士们最接地气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讲述“农机”院士罗锡文,“辣椒”院士邹学校、 “植物营养”院士张福锁、“棚菜”院士李天来、“茶”院士陈宗懋,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大棚茶园,与农民面对面,推广先进技术,传授宝贵经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故事。

第一集《“无人农场”的守望者》  >>>点击观看视频

讲述农业机械领域的罗锡文院士,推广智慧农机、构建智慧农场的故事。一场12级台风过后,罗锡文辗转在智慧农场的田间地头,解决了水稻倒伏收获难题,面对突遇的暴雨,罗锡文亲自下田,检查水稻直播机的播种是否受到影响等。

第二集《情系科技小院》  >>>点击观看视频

讲述植物营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扎根乡村,建立科技小院的故事。从2009年起,张福锁带领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在河北省曲周县建立第一个科技小院,14年来他深入田间地头,带领学生驻扎在乡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全国139个村庄解决一个个科技难题。

第三集《“辣椒校长”育种忙》  >>>点击观看视频

讲述“辣椒”院士邹学校30多年来,带领团队培育出160多个辣椒品种,让中国辣椒种植面积由过去不足300万亩,达到现在的1.2亿亩的故事。除了日常下田,帮助农户解决问题外,邹学校还要将自己的工作同国家需要、农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兼任湖南农业大学校长的他比以前更忙了,他用小辣椒大产业改变着无数人的命运。

第四集《棚菜走进千万家》  >>>点击观看视频

讲述中国工程院“棚菜”院士李天来,推广新的种植模式,让大棚蔬菜走进千家万户的故事。为解决北方冬季“吃菜难”问题,自1982年开始,李天来投身到研究北方寒区冬季蔬菜高产优质节能生产难题当中。新疆白杨市的蔬菜大棚建设落后,李天来带领团队下棚里查看大棚的建设问题。在辽宁省北票市,由于高温,番茄种植遭遇多种问题,为了推广新的种植模式,李天来奔走于实验室与大棚间,让大棚蔬菜走进千家万户。

第五集《“90”后茶院士》  >>>点击观看视频

讲述中国第一位茶领域的院士陈宗懋带领团队致力于茶树绿色防控的故事。自1962年起,陈宗懋为了保障中国的茶叶质量,在茶叶植保领域和农药残留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杭州西湖畔梅家坞是龙井茶的核心产区,为了让茶农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陈宗懋提出绿色防控,并研究起来茶园里害虫和茶树、天敌之间的关系。2023年五月,进入了茶园里病虫害的监控期,90岁的陈宗懋又忙碌起来。

纪录片《院士下田记》聚焦中国农业的顶级科技者,关注农业科技的顶尖力量。院士的研究史,也是中国农业某一领域的发展史,他们也见证着行业的巨变和高速发展。

在拍摄上,《院士下田记》通过一些小故事,小细节,呈现院士们平凡人的一面,他们或是老顽童,或是直性子,或严谨务实,或和蔼可亲接地气。这些反差都融入每一位院士中,颇具魅力的“赤脚院士”形象跃然纸上。

2023年,《院士下田记》节目组共聚焦9位农业领域院士,记录盛夏时节院士扎根田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研经历。正值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让我们怀丰收之喜,念前人之恩,向所有在中国农业领域奋斗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致敬。


编辑:郝卓琦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纪录片《院士下田记》(第二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三农群英汇》栏目播出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