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2023年12月25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30档开播,央视频、央视网等总台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22集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首次系统展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创新成果,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功能价值,生动呈现农耕文明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与精神追求。
节目中,众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到细致解读。如延续8000年耕作传奇的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在全世界最早实现香菇人工栽培的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现今所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实现稻鱼鸭共生、鱼米鸭同收的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以及黄土高原上的“千年古枣园”陕西佳县古枣园……它们背后,是大道自然、因地制宜的耕作实践和农耕智慧,是协同共生的乡村景观与生态理念,是邻里守望、耕读为本的村规民约。
作为首次系统展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通过对农遗故事的纪实性表达、农遗系统的科学性解读、农遗智慧的深层次展现、农遗文化的深入性挖掘,展现一项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为充分展现诞生于不同地理地貌、不同风土人情中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节目组深入22个农业文化遗产地,穿梭山林牧场,攀爬山地梯田,踏进田间地头,运用大量航拍摄影,呈现农遗地的自然风貌、生态系统;利用丰富的延时摄影展现山林牧场、田间地头的季节更替、万物生长;利用微观的视觉表达,捕捉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微小细节。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发现纪实传媒主要承制的《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等10集节目将陆续播出,敬请收看。
《安徽铜陵 白姜种植系统》 >>>点击观看视频
有这样一种姜,它口感近乎水果,几乎没有纤维;它不再是烹调辅料,一跃成为餐桌主角;它不仅可盐可甜,还以独特的佛手造型,引众多“颜控”追捧。独有特性背后,是别具一格的铜陵白姜种植系统。
《福建福州 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 >>>点击观看视频
两千多年前,伴着海浪的颠簸,携着一身芬芳,茉莉从异域来到福州,与源于中国的茶相知相交,终成莫逆,见证着两千年间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动。宋代,花与茶这对灵魂伴侣迎来第一次碰撞,此后数百年间,福州人不断完善技艺,形成了独有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河北涉县 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点击观看视频
巍巍太行,莽莽山岭中,隐藏着令人惊叹的北方旱作梯田。先民们在缺水少土的石头山上,开垦出4万多亩的旱作石堰梯田;在险峻荒凉的太行山中,修筑起绵延不绝的石堰长城。这是千百年来,人类为了获得生存权利,不断改造自然所留下的痕迹。
《云南普洱 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点击观看视频
茶,是普洱的文化之魂,而迄今发现全世界最古老的野生茶树就生长在这里。茶,从普洱走出深山,从中国走向世界。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典范。千百年来,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与茶相生相伴,书写了一部通行世界的中国茶史。
《江西万年 稻作文化系统》 >>>点击观看视频
跨越10000多年,最原始的野生稻今天依然在为培育新品种而助力。水稻的驯化,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发展主线之一,到今天仍未停止。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中,蕴藏着这种神奇作物的基因密码,也蕴藏着人类从自然中摄取能量的智慧。
《浙江湖州 桑基鱼塘系统》 >>>点击观看视频
千百年来,湖州先民在开发洼地的过程中,通过修筑“纵浦横塘”水利排灌工程,将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并在塘基上大量植桑,这不仅有效克服了洪涝灾害,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层次复合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云南红河哈尼 稻作梯田系统》 >>>点击观看视频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哀牢山南段,1300多年前,哈尼族先民从青藏高原迁徙至此,与生活在这里的其他少数民族一起用双手和铁犁,在从山脚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坡之上,将险恶雄峻的荒山野岭创造成美丽和谐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