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我们的祖先依傍黄河和长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东方古老文明的代表。历史悠久的东西方文明延续至今,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谱写了一段文明交流互鉴的佳话。希腊因此被我们锁定,成为《大道十年》的拍摄目的地之一。
在希腊,我们选择了两个“一带一路”上的典型故事:一是体现“硬联通”的比雷埃夫斯港——它由中国的中远海运集团接手后,从一个破产、负债港口起死回生,转变为一个为希腊本地人的民生、经济改变做出巨大贡献的合作项目;另外一个是体现“软联通”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故事。
因为疫情原因,围绕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创建,中希双方在线上筹备了3年,终于在2023年2月正式成立。了解到这个题材后,我很快和中方牵头单位——西南大学取得了联系。负责筹办中心具体事务的王勇院长告诉我,西南大学专家一行将在4月下旬到希腊访问,同时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希方理事长、希腊帕特雷大学的康托斯教授也要来西南大学访问,并为互鉴中心下一步研究生招生做面试。于是,我们据此设计了中希两国学者访问交流的双线故事结构,因为西南大学位于长江之畔的重庆市,因此这个故事的主题也由此设定为“长江遇见爱琴海”。
希腊之行,西南大学的主要目的是促成和希腊高校不同专业的合作,要走访几所学校。但对于纪录片来说,我们不能把它拍成流水账,更不能拍成一个行记。于是,拜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故乡成为其中的最大亮点。亚里士多德与他的前辈苏格拉底、柏拉图活跃的公元前5世纪前后一二百年里,中国也正处在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时期,展现东西方不约而同出现的人类思想的突破,使我们的文明互鉴具有了实质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出生和安葬地是位于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古城,此行中的西南大学崔延强副校长曾翻译过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在行车途中就开始给大家讲解,使各位学者很快进入了拍摄的寻访状态。亚里士多德的陵墓不是一个旅游地,不仅鲜有中国人,甚至外国游客都寥寥无几,当地司机也不能确定位置。帕特雷大学的一位教授带我们找到了位于海边的陵墓。当我们一行人站在陵墓前,拍击礁石的海浪声伴随着爱琴海的风声轻鸣,那一刻似乎有了跨越时空的感应。
康托斯教授的重庆之行,除去原本的招生及访学的计划外,也有一项特殊的行程——寻访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建造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也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希腊教授到访大足石刻,不仅为了艺术创作所需要的画面感,更重要的是与中方学者的希腊之行相呼应。第一次到到访大足的康托斯教授,被大片石刻群震撼吸引,不停拍照并和王院长交流,这正是我们期待的拍摄对象的现场反应,在前期充分构思准备后,拍摄现场就不需要过多干预了,拍摄对象的真实反应就是最好的呈现。王勇院长是历史学院的教授,拍摄前为这个段落我和他做了充分交流,他为此行做了专业准备,拍摄时他和康托斯在边走边谈中讲出一段非常好的内容:“中国人是持开放心态的,他们愿意去接受外部事物”,对我们拍摄大足石刻、以及整个故事的立意做了很好的阐释。
对应爱琴海,我们在重庆的长江边,设计了一场两国教授的对话。内核有了,再结合重庆的特色,对画面进行设计。借助互联网,我和同事看了几乎所有江边茶馆的图片和网友评价,最终选择了现在片中呈现的这个场景。透过茶馆的青砖矮墙,远景是长江薄雾,对岸是高楼大厦,两位教授对坐在竹椅上,轻抿着盖碗儿茶,情境之中,本就在专业上非常出色的两位教授,开始了对谈。交谈中康托斯教授谈到了他对重庆和希腊城市不同的感受,我们将他的不同看法也保留在影片中,因为在沟通中求同存异,才能真正的互相了解,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文明互鉴的意义。
除了两国教授的“双城记”,这个故事后面还延伸到在希腊求学的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两国学校和学者间的合作,图书出版业的交流等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正在进行中的、生机勃勃的文明交流实景。
在希腊,以及我们之后去的德国杜伊斯堡,一个个“小而美”的鲜活例子摆在眼前,让我们摄制组一行切切实实地理解了“硬联通”,“软联通”,直到两国人民之间的“心联通”。在希腊拍摄的日常接触中,希腊民众对中国人是非常友好的,他们愿意和中国人交往,他们也愿意了解中国文化。聊天中,他们会谈到中国游客和其他国家游客的不同,比如欧洲人到希腊,大多是奔着他们的海岛和度假邮轮,而中国游客热衷的是他们的古迹——卫城和神庙。他们认为这是中国与他们同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所以,在片中我们有感而发:“每一种文明都是照见自己的镜子”,这使两国人民更加容易彼此理解。而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巨大作用,就是将这种了解,从模糊逐渐清晰,并且变为实质的合作。这对未来推进我们和其他国家的文明互鉴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借鉴作用。
正如习主席所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和希腊的故事,也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一中姿态,唤起一种思考:我们是否先聆听彼此的故事,再决定是否改造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