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驿客”,顾名思义,就是漂泊的旅客。 此刻,“异乡·驿客”的定义已然演变成为了旅居他处的异乡人,那些远离了故园,为梦想为视界为见识为生计而客居在异地的人群,那些将生命根植在另外一片土地的行者与歌者……
当年我是在黑龙江北安中学上学,记得1945年日本人投降以后,没过多久学校就被共产党收了,那时正好我们是初中三年,很快就毕业了……
纵然时光流如白驹过隙逝,戏曲导演依然是我不变的选择,目前在这个岗位我已工作了13年,虽然部门主任几经更换,但是对于戏曲和我们的栏目,我至今依然常怀着一颗青春的心,去观望她,爱护她……
我一直觉得我十分幸运。首先,我赶上了中国革命的一个新时代,我们国家由一个腐朽落后的国家进入了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崭新的先进国家;其次,我又赶上了解放妇女劳动生产力,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代被培养的女电影摄影师。 电影女摄影师,应该说当时不仅仅是中国的先例,恐怕也是世界的先例。这一行需要很强的体力,身体要很好,主要是要特别有力量,因为当时的摄影机要比现在的摄影机笨重得多,一个摄影机得百十来斤。而作为新闻摄影师,不可能都支着三脚架,更多的时候必须手端着、肩扛着摄影机,还要在现场前后奔跑着抢镜头,劳动强度非常大……
与中国古典诗词的邂逅源起于童年时代。那时,老爸每天送妹妹上幼儿园,二十分钟的路途上,总会教她背诵一些五言七言古诗。作为姐姐的我虽然得不到老爸的“言传身教”,却从妹妹口中“偷学”了不少佳句。随着学龄的增长,语文课本中逐渐增加了古代汉语的篇章,不过在老师要求下……
说到伊文思,他可是咱们中国人民特别是咱们中国电影方面的一位老朋友。我在延安就知道伊文思。我是1944年底,进入延安电影团,那时就知道伊文思……
我们中央新影的杂志片《世界见闻》是1958年开始创作的。起初是把一些国外拍摄的片子引进到中国来,经过翻译之后,根据不同主题分别编辑到新闻杂志片《新闻简报》里……
我是2003年来新影的,当时什么都不会,就像一张白纸。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学时学的是古代文学理论,跟纪录片也不搭。 我来到《影像中国》栏目组,先是跟着对编机看了一个月,然后制片人邹德昌老师直接让我做了个五集的选题策划……
春天是生发的时节,经过冬天的蕴藏与积蓄,万物开始苏醒,进行新一轮生命的成长。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站在春天的门槛上……
1960年以来,我曾多次到非洲拍摄影片。岁月流逝,转眼半个世纪过去,积淀在记忆中的点滴经历,不时还会涌上心头。 翻开非洲地图……
重新发现了她 我每次步入新影大门,总有回家的感觉。 望着摆放在厂里的那尊工农兵塑像,依然斗志昂扬,目光如剑……
第二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1.《仰望星空》获最佳纪录片提名奖; 2.《杜甫》获最佳纪录片提名奖; 3.《寻访马克思》获最佳纪录片提名奖; 4.《考鼓记》获最佳纪录片提名奖; 5.《奔腾年代》获最佳纪录片提名奖; ……
我们是带摄影机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