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影网首页
《百年巨匠---齐白石》

    第一集 从木匠到画匠
    来到北京琉璃厂的人,总是希望能有点意外的惊喜。而1917年9月26 日这一天,对于42岁的陈师曾来说,这个意外却超出了他的判断。当时,这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国画教员正在一家不起眼的南纸铺里闲逛。无意间,角落里的一方印章让他眼前一亮,印章布局奇巧,刀功老辣。但是篆刻者的名字他却从未听说过。陈师曾急忙打听这个人的住处,随后匆匆离去。
    在宣武门外的法源寺,陈师曾找到了印章的主人。这位年近花甲,在生人面前有些怯生的老者,是个画家,来自湖南乡间。因为画作卖不出去,只能靠刻印勉强为生。两人一见如故,深谈了许久,从此结为知己。
    陈师曾是清末大诗人陈三立的长子,著名学者陈寅恪的长兄。他本人学贯中西,是当时北京画坛的领军人物。这样一位大家为什么会对一位毫无名气的民间艺人如此垂青呢?
    仅仅几年后,这个当年只能蜗居寺庙、生活窘迫的老人却名声鹊起,他的画作超越了陈师曾和同时代的很多人,最终成为了当代中国画坛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他的名字叫齐白石。

  • 齐白石
  • 齐白石使用过的雕花道具
  • 齐白石使用过的雕花工具箱
  • 放大镜下齐白石所绘的苍蝇
  • 齐白石工笔草虫作品
  • 齐白石与毛泽东
  • 齐白石为毛泽东绘制的苍鹰图
  • 齐白石早期木雕作品1882年
  • 齐白石晚年照片

    第三集 从画家到巨匠
    这里是北京跨车胡同经过改造之后留下的唯一一幢民宅,这个四合院就是齐白石的北京故居。自从1926年冬天,齐白石用两千大洋从一个前清的太监手里买下了这个院落之后,他就一直住在这里,晚年的大多数作品也是在这个小院里完成的。
    在经历了初到北京时的窘迫,画作卖不出去的冷遇,居无定所的漂泊之后,70岁以后的齐白石不仅奇迹般地成为了北京画坛的大师,还当上了美专的教授。从此,他在画界的地位无人撼动。
    经过十年的历练,齐白石彻底脱胎换骨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衰年变法,自成一体,从此他再也没有因为画作卖不出去而发过愁了。那么,究竟什么是齐白石所说的衰年变法?他又是怎样从一个濒临潦倒的底层穷困画家,一跃成为了蛮声海内外的画坛巨匠呢?

  • 北京齐白石故居
  • 齐白石作品《人骂我我也骂人》
    20年代末
  • 齐白石与徐悲鸿1946年
  • 1953年齐白石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
    第一任理事会主席
  • 齐白石影像资料
  • 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等
    1952-1957年
  • 齐白石与作品《牡丹》
  • 齐白石晚年照片
  • 1957年齐白石在北京逝世 享年97岁

    第二集 从画匠到画家
    1902年秋天,已经40岁,一心只想待在湘潭过安分日子的民间画师齐白石,先后接到了来自西安的两封信。一封是在衙门里做官的老乡夏午诒寄来的,他请齐白石去西安教他的如夫人学画,并随信寄来了路费。
    他的另一位老乡郭葆生怕他不肯出远门,也特意写来了一封长信,诚恳地劝说齐白石要走出去,他在信中写道:“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观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
    经过了再三的犹豫之后,从未出过远门,没有多少见识的齐白石,在不惑之年带着忐忑的心情第一次走出了湖南。齐白石没有想到,他这一步迈出去,便是人生和艺术的另一个境界……

  • 湘潭湘白石镇齐白石故居
  • 齐白石照着地上的
    灰浆痕迹画出的小鸟
  • 齐白石早期山水画作品1890-1897
  • 齐白石作品《借山图册》1909年
  • 齐白石人物花鸟作品
  • 齐白石刻印章
工作照
  • 齐白石故居拍摄情景现场
  • 湘江边拍摄
  • 湘江边拍摄
  • 星斗塘齐白石故居拍摄
  • 星斗塘齐白石故居拍摄
  • 星斗塘齐白石故居拍摄
  • 在白石埠水库边再现齐白石童年情景
  • 在北京齐白石故居拍摄
  • 在琉璃厂拍摄
  • 在湘潭民俗博物馆内拍情景再现
  • 在湘潭拍摄齐白石纪念馆外景
  • 在湘潭齐白石纪念馆拍摄齐白石
    早年用过的雕花床
  • 在尹家冲祠堂拍摄
  • 浙江美术馆拍摄齐白石画展
  • 剧组及临时演员在星斗塘
    齐白石故居前合影
CCTV指南 | CCTV.com介绍 | 站点地图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在线客服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67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82078394 传真:010-62011573
E-mail:xinying@cndfilm.com    http://www.cndfilm.com
京ICP 备 05005396   建议浏览器使用分辨率 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