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新古装爱情片”,是一部充满纪录片精神的剧情电影。影片剧作依托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晚年力作《柳如是别传》,讲述出身青楼的晚明才女柳如是穿越红尘的人生逆旅。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影片以柳如是的内心独白为脉,听她以淡定宁静的姿态追忆逝水年华,追忆一个白发红颜的爱情传奇,在王朝倾覆之际与文人领袖钱谦益的情感历程。 用更通俗的表达方式来说,影片就是一部古典版“倾城之恋”,作者用影像营造一种“晚明孤岛”背景下的“张爱玲式语感”。并适度穿插柳如是与江南名士陈子龙的情感纠葛,以及与汪然明、郑成功、黄宗羲等人的友谊。展开一幅晚明文人生活的画卷,也揭示明亡清兴背景下的江南文人心态。影片作者退到更宽容的立场上来讲述那些爱恨生死的抉择,挣扎和悲喜,强调一种生命的通透,一种光感。 [更多]
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的电影。不用说家国离乱背景下的晚明古人,我们今天在每个路口,都面临选择,向左走,向右走。某种意义上这部影片正如博尔赫斯那个“交叉小径的花园”。 这是一部“新古装爱情片”。将近400年的光阴流逝,远去的历史已经失去体温,像一块坚硬冰凉的石头。但中国人的审美经验中有赏石的传统,将石头看通,看活,看透,从石头中看出生命,看出心中的山水、宇宙。因此,我想借用北宋书法家米芾评价太湖石的“瘦、漏、透、皱”四个字来表述影片调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