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火红的青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的农村姑娘吕玉兰,曾是一代中国妇女、中国农民的骄傲。吕玉兰的一生书写着一位女性不平凡的进取之路。15岁,她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农业合作社社长;作为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的代表,她的身影曾出现在中共九大、十大和十一大的主席台上;她扛着铁锹的照片,曾登在《中国青年》杂志的封面;有关介绍她人生体会的文章《十个为什么》,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广为流传;她提出的“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这句口号,传遍了祖国大地。
    不同的时代赋予人们不同的理想,不同的人生追求。建国初期,在农业化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正值青春年华的新中国青年有着与现代年轻人不一样的抱负和天地。在吕玉兰高小毕业回乡务农后的几年间,更多的青年学生陆续走出校门,奔向农村广阔的田间。当“小我”融入“大我”,当“索取”让位“奉献”,当“拼搏”、“奋斗”成为目标,在吕玉兰等一代年轻人的面前展现的将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们用双手去描绘,去改变。

东留善固村头

参加合作社

劳动期间吕玉兰领着大家读报

年轻时的吕玉兰

迎接农业合作化的新高潮

吕玉兰带头跳进泥水中挖渠清沟放水

吕玉兰和村上的妇女学习

吕玉兰赶车

吕玉兰学习劳模日记

“向吕玉兰学习”的报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吕玉兰与老愚公杨宗振(左一,杨建文爷爷)、孙振祥(左二,孙秀蕊之父)在田间察看丰收景象。

1966年,龙固四清留念。

《中国青年》封面

河北日报刊登的“十个为什么”

吕玉兰在田间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