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日语广播正式开始播音,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由此翻开光辉的一页。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该专题片共三集,《战斗的号角》、《友谊的桥梁》、《大国的声音》,每集30分钟,通过回顾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创建壮大的历史;阐释对外传播事业连接中外、友谊桥梁的重要作用;重点展现在新的融合发展时期,总台国际传播力的不断增强,以新时代国际传媒的责任与担当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发出更加响亮的中国声音。
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中国人民对外传播的历史,伴随着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全部进程。如今,中国人民对外传播的声音,穿透80年的历史,越来越高昂。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的航船驶入伟大的新时代。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总台这艘传媒航空母舰在建造之时指定的目标。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总台积极推进媒体融合,整合对内对外资源,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导演手记
◎
《听,穿透历史的中国声音》创作有感——总导演 李辉
◎“创作永远在路上”——《听,穿透历史的中国声音》创作手记——分集导演 张茜菲
1941年12月3日,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用日语在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上吹响了战斗的号角。1947年9月1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大反攻的关键时刻,英语广播应运而生。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批爱国华人华侨回到祖国,承担起创办外语广播的历史性重任,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台的国际传播密切配合国家外交斗争,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在国际舆论场中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外传播的形式不断多元化,通过不同形式的与受众之间的友好互动,中国人民对外广播在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加深各国人民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声音传遍五洲,不同形式的对外传播架起了与各国人民相遇相知的桥梁,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进入新时代,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台的对外传播事业插上技术创新的翅膀,在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融合传播发展中,利用多元化的手段,与世界增进交流、加强互信,打造国际品牌,传播中国声音。向着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