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 《挺进大西北》

     长期以来,西北边远地区缺少铁路,与内地联系十分不便。1973年党中央决定修建青藏和南疆两大铁路干线,并把这一艰巨任务赋予铁道兵。南疆铁路476公里,要穿越100公里的戈壁滩,50公里盐泽地,200公里大山区。工程艰难可想而知,再加气候变化无常,时刻考验着指战员的战斗意志和生存意志。铁五师、铁六师承建的奎先隧道成为铁道兵最为悲壮的场地。
     青海省格尔木市烈士陵园,埋葬着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而牺牲的年轻生命。18岁、19岁……几乎全是生命的花季。
     那是一个国家使命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年代。1974年,铁道兵第7师、第10师刚刚完成襄渝铁路的建设,就奔赴大西北,在哈尔盖至格尔木近700公里的茫茫荒原上摆开了战场。此时,国家决定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铁道兵义不容辞成为了这项工程的主力。
     受我国当时财力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当时的广大官兵在海拔30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海平面60%、机械功率降低25%至30%的情况下施工,靠的是毅力,拼的是精神。有人说:铁道兵7师、10师的广大指战员修建青藏铁路,生命都打了8折、7折。全长4009米、海拔高3680米的关角隧道是当时全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1975年4月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塌方,把127名将士全部堵在了洞里。一场生命大营救迅速展开……1977年8月5日,关角隧道被成攻打通,从而敲开了柴达木盆地这个聚宝盆和铁路西进的大门。
     但如何在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上筑路架桥,却给铁道兵出了一道难题。常规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在盐水中会化为粉末,坚硬的合金钢在盐水中浸泡不过两个月也段成两节。怎么办?如果绕过1000多公里的盐湖,铁路投资将十分巨大。7师34团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一个以沙治盐,打挤密砂桩的方法,为后来的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在唐古拉山口风火山作业的10师13连官兵,他们负责冻土施工试验,在空气稀薄的冰雪世界,为高原修路取得了宝贵经验。

铁道兵在拉萨为修建青藏线作测量

青藏铁路沿线人烟稀少,工程和生活物资大部分靠从外地调运。

1974年,科研人员和铁道兵在唐古拉山口风火山试验场,进行高原多年冻土铁路施工试验。

藏族同胞来到大桥工地参观部队架梁

青藏铁路辅轨到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畔

为提高行车速度,部队整道队员不辞辛劳,精心整道。

铺设格尔木车站

铺架队在修建南疆线时快速向前推进

南疆铁路建成

火车穿越天山峡谷

为了尽早发挥南疆铁路运输效益,施工部队采取完工一段、配套一段、分段交付运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