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运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量影像及文献资料,通过走访事件亲历者,展现了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安宁,为了祖国的繁荣,甘愿奉献青春和生命的一个个传奇故事。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影片选取了以大庆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工业创业者;以红旗渠任羊成、张买江为代表的自力更生开拓者;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为代表的高科技研究领军者;以小岗村沈浩、兰考焦裕禄为代表的共产党基层干部;以及香港志愿者黄福荣和优秀乡村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用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传奇故事彰显不同时代的精神追求和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影片更以一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普通战士为切入点贯穿全片,寻找电影《英雄儿女》中英雄王成的原型由来,带领观众重回炮火硝烟的战场,亲临扣人心弦的危急时刻,展示那些为了祖国安宁献出年轻生命的最可爱的人。 全片展示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对华夏大地的挚爱深情。
《祖国至上》历时两年的拍摄和制作,用影像的方式展现和记录着普通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祖国所做出的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传奇故事。 王进喜、红旗渠、焦裕禄、钱学森、邓稼先、沈浩……本片选取了许多看似已经广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但通过大量的实地探寻和对亲历者的走访之后,又挖掘出新的叙事角度和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在走访拍摄的过程中,为什么这些朴实的话语总能让我们泪流满面?为什么他们身影弱小却仿佛必须仰视?他们的身上总是充满着一股力量,他们的胸中总是饱含着一股情感,他们都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一种责任、一份使命,然后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追求。 当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地记者卢弘老人手拿弹片给我讲述一个关于“向我开炮”的故事时,我似乎和那些最可爱的人重新回到充满炮火硝烟的战场,亲临那扣人心弦的危急时刻……
1949年,饱经战乱的中国终于迎来了和平与安宁。新中国成立了,人们期盼着安宁祥和的新时代,但新生的共和国马上又面临着战火的考验。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悍然入侵朝鲜,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威胁着新生的共和国……历时三年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为祖国赢得了尊严,赢得了和平。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成为国家主人的人们投入了另一场没有硝烟但更加艰巨而漫长的战争。1959年,新中国迎来十周年的庆典。经过十年建设,国家的面貌正在发生改变,天安门广场四周也焕然一新,迎接共和国十岁生日。
他带领钻井队打井19口,创造了6项高纪录。这是世界石油钻井史上的奇迹,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他把自己的生命系在了一根绳上,飞荡在悬崖峭壁之间,闪躲在头顶上滚落的碎石中。
人们经常看到焦裕禄卷着裤管在群众中间工作、劳动,农民身上有多少泥,他的身上就有多少泥。
1964年,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是新中国进入世界尖端科技前沿的标志。刚刚经历了困难时期考验的中国人民,无不心潮激荡,为了这一天,无数人隐姓埋名,把人生最美好的岁月留在了大漠深处。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
2003年,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报到,担任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一共待了六年,过了五个春节,他有三次是在小岗村吃的年饭。
黄福荣1964年出生于香港,是一个集装箱货车司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黄福荣也开始了在内地的公益人生。
2009年10月1日,李桂林夫妇走上了天安门的观礼台,这是共和国向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辛勤劳动、默默付出的人们表达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