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展现新疆棉花产业与棉农生活的纪录片,该片体现出的内容共情性、文化多样性、影像真实性,使其不失为一部纪录片佳作,也为国内外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新疆棉花与棉农的有效影像文本。
一部聚焦2021年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艾尔肯、管小燕和马贵忠3户棉农在秋收时节生活的纪录片,是如何引起国际共鸣,开启国际对话的?
该片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记录下三户棉农家庭在棉花丰收时节的真实生活。片中有关新疆农村现代化的纪实呈现,让海外观众对新疆有了全新的认知。
在专题片《听,穿透历史的中国声音》中,我担任第二集《友谊的桥梁》导演,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一段“创作永远在路上”的难忘时光。
作为一部在电视上播出的系列纪录片,《远方未远》能够入围北京电影节纪录单元,真真切切是个惊喜。似乎这个“入围”,给过去的三年,给同行的伙伴,也给镜头里那些交付真诚和时间的人们,一个小小的交代。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一生,经历了在美国、俄国和中国生活和工作过三分之一的时光。她不远万里,六次来中国。她的报道和著作,充满对中国的同情和挚爱,几乎包括了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
说起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这个名字,或许大多数人不是很熟悉。但说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大家都知道是毛泽东的著名论断。其实,这句话就是毛泽东当年在延安对斯特朗说的。
96年前,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乘坐西伯利亚铁路快车,第一次前往中国采访,她没有想到,从此她会与中国结下生死与共的情缘。她为什么来中国?她在中国经历了些什么?她对中国的情感是如何悄然变化的?
建党百年,每个人都想为祖国献上一份礼物。作为电视工作者的我,能送给祖国的,也就是一部掏心的片子了。很幸运,我被《安娜与中国》这部文献片选中了。更幸运的是,这部片子是我迄今为止,制作得最顺利的一部。
“《奋斗吧 中华儿女》不仅仅是一台音乐舞蹈表演的记录,也是对中国革命史的一次回顾,对党的百年辉煌的一次回顾。希望大家通过影片更加了解历史,也更加热爱今天的生活。”
6月2日,国内首部4K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奋斗吧 中华儿女》专家观摩研讨会暨第五期国产电影论坛新片研讨会在北京天幕新彩云国际影城举行。
《奋斗吧 中华儿女》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影片,它史诗般地回顾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和壮丽征程。出现在银幕上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满怀着中华儿女的热血倾情演出,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脊梁的精气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喊“毛主席万岁”,他回答说“人民万岁”,我想这就是《岁月在这儿》的开始。
我感受到他们在发现和捕捉事物的镜头中,呈现的情感的温度。影片直面猝然袭来的凶猛疫情期间,武汉人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紧张与恐惧、沮丧与希望、悲怆与振奋、眼泪与欢笑、卑微与尊严、坚守与坚强……
五年多的时间,在历史的维度上来看是沧海一瞬,而脱贫攻坚战却是争分夺秒,砥砺前行,基层实践者的努力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让这场战役创造了新的历史,为乡村振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掀开了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历时三年,行程数万公里,在全球寻找一段段人生故事……《留法岁月》在对历史的追溯中展现信仰的力量。恰逢全国两会召开,该片为建党百年宣传贡献出了纪实影像的一份力量。
拍摄国音学院毕业典礼的那天,我也曾小小感叹了一下:在这样的氛围里学音乐,真好啊!非常期待这些中国乐派的学子们能在广阔的音乐天地发挥所长,为大家的生活创造更多美妙的旋律记忆。